該鎮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力度,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進名優水果種植,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省農民創業園。引導和鼓勵農民利用土地資源,參與葉嘉農業實行“公司+農戶”、“基地帶農戶”的經營模式,並與公司簽訂種植合同。集約經營帶動農民致富。公司每年可吸納當地勞動力1250余人。他們既掙工資,又掙地租,年均純收入9600多元,比當地農民高出60%以上。農民壹年可增收11.2萬元以上。同時,加大對水產養殖的扶持力度,引導科學養殖,提高水產品質量,努力扶持和培養壹批高起點、高水平、適合主要市場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提升農副產品價值。全鎮農業經濟穩步發展,總產值達2.9億元。
福清地區物種和養殖場客觀存在規模小,種植養殖水平參差不齊,管理不規範,無法納入檢驗檢疫備案管理,制約產業發展。上京鎮是壹個生產和出口食品和農產品的大鎮。烤鰻、蝦、蔬菜等產品出口深受藥殘等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在《福清市食品農產品源頭管理區域化和推廣良好農業規範(GAP)工作方案》的框架下,福清局加強了與上京鎮人民政府的協調合作,並於2008年5月27日與上京鎮人民政府進行了協調合作。* * *隨著農產品區域化管理的推進,我們將進壹步推進深度和廣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壹是制定上京鎮食品農產品區域化管理和良好農業規範(GAP)實施工作方案,成立檢驗檢疫局為組長,相關部門、協會、加工企業、飼料廠等成員組成工作小組。實現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的目標。二是發揮鎮政府種植養殖中心優勢,選擇2-3個自然村作為試點,配備專兼職協管員,協助推進和監督區域管理,承擔監管部門抽樣檢測等日常工作,推進水產養殖區域管理試點工作,建立區域管理示範點。三是以GAP為重要抓手,力爭2008年在條件較好的原料基地建立GAP體系。四、在政策和資金上加大對養殖場區域化經營的支持力度,按照《福清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扶持水產養殖業發展若幹意見(暫行)的通知》(榕政綜〔2007〕273號)給予財政和政策獎勵和支持。1993在福廈公路59-62公裏處建設工業園,規劃面積2.8平方公裏。園區距長樂國際機場50公裏,距江陰港集裝箱碼頭20公裏,距新厝出口加工區20公裏,交通十分便利。該地區有45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7家。塑料、五金、電子、食品、制鞋、水產品加工等工業體系基本形成。園區內福明食品榮獲福建省名牌產品,天馬飼料榮獲省著名商標,2006年榮獲福清市“十佳民營企業”榮譽稱號。
該鎮投入5000多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誌余公路、誌友公路,擁有8500門程控電話模塊、廣播電視大樓、22萬伏變電站等壹大批基礎設施。65438至0996,該鎮遷至324國道以東,總面積40公頃。規劃用途為集政治、經濟、文化、商業於壹體的集鎮。集鎮正朝著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電力水利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宜人的方向闊步前進。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社會秩序安定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