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碳匯森林?
最近,低碳經濟非常流行。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是關於碳排放的。敢為人先的溫州人不會落後。溫州報紙多次報道市民積極購買碳匯,建設碳匯,實現零碳排放。新名詞也很有意思。那麽什麽是碳匯呢?說的通俗壹點,固碳就是植樹造林。因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那麽以這個名字建造的森林就是碳匯林。該報還報道,市場實現了零碳排放,即每年從市場釋放的二氧化碳與通過植樹造林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等,相互抵消,這就是所謂的零碳排放。(有那麽簡單嗎?那麽什麽是低碳經濟呢?也就是說,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和工業文明之後的又壹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的本質是高效利用能源,發展清潔能源,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的創新,是產業結構和制度的創新,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理念的根本改變。其實低碳經濟說到底是壹場政治博弈(對全球氣候變暖全是二氧化碳造成的結論有異議),關系到壹個國家未來的發展。發達國家之所以提出低碳的概念,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1。因為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如果都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發展自己,地球環境將難以承受,必然危及自身的生存環境;2.通過低碳理念,可以從戰略上遏制發展中國家的持續發展,控制環境的持續惡化;3.通過控制碳排放,發達國家可以從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排放來維持自己的運轉,碳排放的控制完全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就像坐在股票上壹樣。在這種理論視角下,碳交易與哪種貨幣捆綁,哪個市場在碳交易中的作用就更大,誰制定規則就決定了誰坐在農場裏。所以這是國家之間的博弈,是國家戰略的問題。中國不得不應對,沒有出路。哥本哈根會議前,中國承諾2020年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40-45%,就是壹例。簡單來說,低碳經濟有以下幾個方面:壹是節能,通過提高效率來節能,如何提高效率?通過新技術和新產品,同時淘汰落後技術。然後比如節能家電(包括照明),小排量汽車,智能電網等等。今年小排量汽車獲得了國家購置稅減免的優惠政策。智能電網可以大大提高輸變電效率,降低輸電損耗。此外,如使用新材料也可以達到節能的效果。比如新型建築材料和新型導電材料的使用。二是減排,減排主要通過兩種方式:1,利用新技術減少排放本身;潔凈煤技術等新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排放。2.通過治理達到減排的效果。第三,新能源,人類近代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氣,也已經枯竭了(其實沒有低排放,其實是發達國家遏制發展中國家的陰謀)。由於工業化國家越來越多,這些傳統能源造成的環境汙染實際上變得越來越嚴重。現在能源瓶頸其實是全人類的大問題,沒有出路。目前新能源的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類:風電、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氫能等等。第四,碳匯:即通過植樹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