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如何恢復政府的公信力?

如何恢復政府的公信力?

其實業內人士都知道,PX並沒有傳言中描述的那麽可怕。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地,都有成熟的經驗和先例,工廠和居民區相隔不遠也能相安無事。然而,盡管當地政府和專家提出各種質疑,公眾就是不信。有媒體做過壹個調查:妳為什麽反對PX項目?大部分網友選擇了“政府肯定不夠好心做這個項目”。看似荒謬的理由,折射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地方政府陷入信任危機。其實不僅僅是PX項目,什邡的鉬銅項目,南通的排海項目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有的地方很疑惑,說我們的聽證會也開過了,公示也發了。該走的程序壹個都沒落下。為什麽公眾仍然不信任它?這些地方在邏輯上犯了壹個錯誤,不是說為了項目落地而進行這樣壹套程序,而是進行這樣壹套程序來決定項目是否落地。在錯誤邏輯的指引下,很多地方走了彎路。比如有些地方的公開信息專門選在周末和節假日,意在引起人們的註意,以便快速傳遞。而且有些公開信息極其簡短,壹句“項目通過了最嚴格的審核,符合國家標準和要求”就認為是公開信息。這種只有判斷沒有細節的信息無疑是沒有說服力的。大眾不僅不會接受,反而會覺得背後有隱情。在其他地方,聽證會是作為“通報會”或“通報會”召開的。事實上,決定是在聽證會之前作出的,聽證會只不過是壹個程序。更有甚者,他們要麽擺弄聽證代表,要麽在聽證程序中設置障礙。像這樣的聽證會已經失去了意義,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矛盾暫時被掩蓋了,看似和諧,卻為未來埋下了“定時炸彈”,似進非退。輿論壓制不了,覆蓋不了,正常渠道也打不通。大眾總要找機會發泄。於是,壹些當地民眾“走”出來抵制,導致項目最終停工或流產,政府“賠了夫人又折兵”。公眾激烈表達的背後,其實是前所未聞的民意,不被尊重的權利,不被滿足的訴求。司馬光在《資同治鑒》中對政府的廉潔做了壹個經典的評價:壹個相信自己丈夫的人是君主的財富。國護民,民護信;不可能讓人民相信,也不可能讓人民保衛國家。地方政府應該警醒,從中吸取教訓,努力恢復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信任來自於信息公開和有效溝通,信任來自於言行。地方政府應該從壹次又壹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而不是壹次又壹次的重蹈覆轍,陷入“拍腦袋”和“壹吵就停”的尷尬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