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諸葛亮在《誡》中提出的“君子之行”有哪些要點?

諸葛亮在《誡》中提出的“君子之行”有哪些要點?

君子之行:諸葛亮在《戒》壹書中說:“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淡泊以智,不靜以遠。”

解讀:君子之行,以靜修己,以儉修德,淡泊而不能明誌,無靜而遠觀。

總結為:

1,從寧靜中提升自己的修養。

2.勤儉修身。

3.不想清靜就無法明確自己的誌向,不排除外界幹擾就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學習壹定要靜下心來,壹心壹意,天賦來源於學習。所以,不讀書就長不了才,沒有誌氣就學不出成績。

4.沈迷於懶惰,妳無法振作起來,急躁和冒險也無法培養妳的氣質。時光荏苒,意誌隨歲月流逝。最後都毀了,大多與世無爭,不為社會所用。他們只能悲傷地坐在可憐的房子裏,當時怎麽會後悔呢?

擴展數據:

這篇文章是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諸葛亮把壹生獻給了國家,死了。他為蜀漢民族事業日夜操勞,疏於親自教育兒子,所以寫這封信警告諸葛瞻。

君子之德,應該(應該)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把名利看得輕,就無法明確自己的誌向,不平復內心,就無法實現崇高的目標。

學習必須靜,知識需要學習。不學就不能拓寬知識面,不下決心就學不成功。沈迷於拖延就無法爭取進步,偏執浮躁就無法煉就氣質。隨著歲月的飛逝,意誌壹天天淡去,於是漸漸枯萎,大部分無法融入社會,悲哀地守護著貧窮的家園。到時候就來不及了(後悔)!

百度百科-統帥之書(諸葛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