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呂順芳在家裏成立了“尋親站”,先後接待了來自內蒙古、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等14個省區的3000多名親人。
她收集了親人的姓名、相貌、血型、特征等信息,整理了全國600多位親人的信息,與全國10多家報紙、電視臺、網站取得了聯系。
7年來,呂順芳每年都會組織大規模的尋親會。她每次都是跑前跑後,為遠道而來的親戚提供方便,經常安排經濟困難的親戚在家裏吃住。陜西潼關的周金鳳來尋親,呂順芳從早到晚陪了幾天,終於找到了親人。
Xi的錢女士在報紙上看到了相約尋親的消息,她趕到宜興卻找不到親人。她急得哭了。呂順芳安慰她說:“別泄氣。請先把我當成妳的親人,我們壹起去找!”看到失散多年的家人終於團聚,陸順芳陪著他們笑哭。她說,“看到八九十歲的人在有生之年與自己的骨肉團聚,比吃蜂蜜還甜。”
為了幫人尋親,呂順芳辭掉了工作,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尋親活動中,無數的電話讓她聲音嘶啞。她經常到晚上10以後才吃飯,半夜經常被電話鈴聲吵醒。
人們問她想要什麽。她說:“世界並不比人類的親情更大!看到那麽多人哭著說‘陸姐姐,求妳了!’我放不下!只上過高中的她,掌握了10多種方言,學會了電腦操作,開通了“陸姐姐尋親網”和QQ群,多方奔走,幫助建立了全國第壹個“尋親基因庫”。
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愛心隊伍。在她的幫助下,常州朱文彪與內蒙古的孤兒斯琴高娃取得了聯系。雖然父女關系無法證實,但老人還是兩次寄錢給斯琴高娃壹家。老人說:“他是不是女兒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關系。”江蘇泗陽農民潘在陸順芳的幫助下認出了他70歲的母親。被感動後,他開始資助四五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