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買房壓力出來了。
從圖中可以看出,顏色越深,買房壓力越大。北上廣等壹線城市購房壓力最大。
相關機構再假設在全國省會城市買壹套80平米的公寓,以當地居民年平均收入為標準,看看在省會城市需要多少年。
從資料圖可以看出,北京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買房壓力也是第壹第二。分別需要51.2年和48.5年。廣州需要30.6年。
再看華東,南京買房壓力大,要34.6年。杭州和濟南的分布需要26.2年和20.5年。
華北地區,天津壓力最大,需要35.8年,石家莊需要21.4年。太原和呼和浩特分別需要13.1年和9.1年。
中部地區,鄭州、武漢、合肥、南昌買房壓力差不多,基本都是20年左右,長沙少壹些,需要13年。
在西部地區,相對來說,買房壓力並不大。南寧因為收入水平低壓力較大,其他城市基本都在12左右。
東北地區購房壓力相對均衡,哈爾濱為12.8年,沈陽為12.2年,長春為東北三省購房壓力最低的城市,為11.1年。
2017房價預測:
房地產行業GDP超過全國。
按照這幾年房地產的發展速度,遠遠大於GDP的增長速度。這樣下去,到202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GDP將超過全國。這可能嗎?所以增速肯定會下降。
潛在的進入和接管資金是多少?
畢竟,樓市是否存在泡沫,根本不是壹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真正需要判斷的是泡沫什麽時候會危險。所以最直接的指標不是租售比,房價收入比,房產總量占GDP的比例,甚至和人口變動關系不大。相反,有多少資金有可能進入市場進行收購。
大家都知道股市裏有壹個著名的“擦鞋男孩理論”:當擦鞋男孩在討論股票投資的時候,就離股市崩盤不遠了。據說在1929大蕭條前的壹天,股票投資者老肯尼迪在華爾街擦鞋,他的擦鞋童驕傲地向他透露了用他的股票賺錢的秘密。老肯尼迪頓時大吃壹驚,回到辦公室就把手中的股票全部拋出,成功避免了1929的股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麽?顯而易見,連擦皮鞋的小夥子都進了股市,說明股市進入了最後的瘋狂。但其實瘋狂並不壹定意味著泡沫破滅,也有可能是泡沫才剛剛開始,就像1985的日本樓市。老肯尼迪認為,連擦鞋童的錢都入市了,說明當時的股市已經吸收了所有能吸收的社會資金,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資金接盤了。這是泡沫最致命的壹點。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5-27。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