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牛憲明的人物經歷

牛憲明的人物經歷

紀錄片《1937南京真相》提到了這個人物。

抗日戰爭爆發時正在法國聖西裏爾軍事學院學習的牛憲明,立即停止學習,回到祖國共赴國難。因為受過海外軍事院校教育,在南京被圍前是國民黨中央陸軍軍事學院教導總隊工程兵營長,參加過南京保衛戰。1945年8月,枝江投降,任少將。抗日戰爭結束後,牛憲明先後擔任政府軍事指揮部第二少將主任、北平軍事指揮部副參謀長。1949後赴臺灣,歷任臺灣省警備司令部司令、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從1964開始,轉入文化領域。曾任鐘政書店總編輯、華新文化中心主任、臺灣電視公司顧問、中國文化學院教授。編號1996 7月11,在美國去世。

牛家祖籍牛家,後遷居江西。他爸是牛傳山(1877 ~?字“袁波”,曾任清朝優秀貢品,清朝公民(漢族),民國時任財政總長。所以,牛憲明不僅是官宦之家,更是典型的“詩禮傳家寶”。65,438+04歲,陸師畢業。回國後從初級軍官做起,不久赴法國留學。牛賢明是標準的“雲紋武韞”。

後來他在回憶南京保衛戰時說:“七七事變後壹個月,我奉召從法國回國,參加了1937年底的上海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可惜日軍被野蠻人和文明的智慧和武器打敗了。我個人躲在廟裏——南京雞鳴寺,裝了八個月的假和尚,才逃出虎口,歸隊。”1938年8月,他得到機會逃離南京,經上海返回武漢。巴頓的“世俗化”很坦率。雖然他是個軍人,但是在那種鬼魅般的環境裏,他也會害怕。在他的記憶中,巴頓並不害怕暴露自己當時的懦弱。比如他說看到日本鬼子進城會“過度驚恐”;日本鬼子來搜查了。“雖然前後只有十幾分鐘,但大家都因為緊張的心情差點暈倒,我也不例外。”當日本人質問他時,他會被嚇得屁滾尿流,毫不矯飾,毫不做作,可謂堂堂正正,泰然自若。牛憲明的多才多藝和機敏智慧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比如他假扮和尚,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懷疑,讓他們念經。碰巧他小時候跟他媽學過佛經,他記得壹部分。他立馬背了半部心經,讓他蒙混過關。否則,他可能已經被日本侵略者看到了。他在南京雞鳴寺的時候,看到很多前來“祭拜”的日本鬼子都想在雞鳴寺“蓋章”留作紀念,於是靈機壹動,找來壹塊石頭,壹把修腳刀,刻了壹個假版的“古雞鳴寺”石章來糊弄日本人。從此壹發不可收拾,從郵票雕刻到給日本人寫字。

此後,張恨水根據牛憲明的經歷創作了壹部名為《不歸之河》的小說,並在香港《民族日報》1939起連載。從此,牛憲明出名了壹陣子。

抗日戰爭時期,牛憲明在軍事系統“情報參謀訓練班”擔任教官。據該班第四屆學生張幹平介紹,當時這個“被張恨水寫成小說人物,曾經被日本人追殺出家的牛賢明將軍”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張幹平說:“另壹個最受歡迎的導師是牛憲明,他多次給我們講解時事。他當時在軍區司令部工作,也是我們情報參謀業務的老板。”張回憶說:“牛憲明給我們的印象是‘名不虛傳’。瀟灑,雄辯,風度極佳,口才極佳;他壹出場,我們就給了他滿堂彩!當他解釋時事時,他也觸及戰術。敵人和我兩軍的部署,兵站的數量,如數家珍;對敵情的分析判斷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偶爾戰場上的壹些趣聞軼事,敵我雙方性格風格的介紹,都是引人入勝,栩栩如生,讓人忍俊不禁。聽他的演講,對於我們枯燥、緊張、辛苦的學習生活來說,不亞於壹種精神上的調整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因為他說的很多都是內幕軍事機密,報紙上根本看不到,這不僅滿足了我們‘秀才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的知識。”當時牛在軍區司令部工作,對雙方的情況非常了解。做參謀人員的教官真的不再合適了。

戰鬥中犧牲的謝上校戰後被追授為將軍。謝守城時,把小妹妹托付給牛賢明。戰後,牛賢明兌現了對這位抗日烈士的承諾,與謝結婚,兒孫滿堂,白頭偕老。

有小說《回到Xi》,1956;小說天涯曹芳,1965;自傳《世俗化》,1971年,1973年;傳記文學《釋迦牟尼新傳——古典文學研究》,1976;《佛教歸依》手稿集,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