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浙江工商大學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浙江工商大學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面對傳統的“控制-服從”德育模式,如何使大學生德育真正落地生根,是高校履行培養合格人才、引領道德風尚的社會職能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當前大學生德育呈現出抽象說教多、情感體驗少、“高高在上”的典型多、貼近師生生活的事例少、生硬灌輸多、無聲引導少的特點,難以激發情感認同、觸動靈魂深處、引發價值之聲。所以大學生道德教育不能真正落地生根。大學生道德教育重在遠近,以身邊人的教育引導人;註重建設和積累,慢慢穩步推廣成功經驗;註重貼近實際,堅持不懈地開展榜樣教育。浙江工商大學以“尋找身邊的感動”為載體,逐步深入,使大學生德育真正落地生根。

首先是深挖,變“嘗試”為“正常”。“尋找身邊的感動”始於2005年,浙江工商大學收集並宣傳了師生們平凡而有價值的感動故事,引發了良好的反響。2008年被團委培育為“十大校園文化品牌”並向全校推廣。2011納入全校德育體系,逐步深化和擴大影響力,逐步建立起學校、學院、基層黨團支部三級聯動的感動線索征集評選機制。

二是視情變“盆景”為“風景”。充分發揮“感動活動”的教育功能,將典型人物事跡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納入黨校培訓,使之成為“創業”教育的必修課。把感人的故事拍成劇,拍成微電影,出版發行書籍。“感動故事”、“榜樣的力量”、“綠葉之星”等活動各具特色,“感動無處不在”、“商學院追美”等

三是推向社會,變“風景”為“時尚”。積極傳遞正能量,學校先後從1000多條“感動線索”中評選凝聚,向社會推選典型代表,湧現出全國優秀輔導員鄒健、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曹、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包、省十佳“青年領軍人物”陳玉峰等壹批觸動師生心弦的優秀典型和壹批國家級、省級優秀教研團隊、全國先進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