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店鎮(1978)實行團隊式、統壹核算、大集體管理模式。全公社耕地8.6萬畝,人均2.4畝。主要種植糧食、棉花、紅薯,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2萬畝,產量1.31公斤,總產量41.920公斤;棉花種植面積2.36萬畝,單位產量(皮棉)11.6公斤,總產量27.4萬公斤。紅薯面積20700畝,產量2010公斤,總產量41607000公斤。1981年,公社46個行政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經濟迅速發展。1986韓店鄉黨委、政府堅持綜合開發,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效高產優質農業,糧食種植面積8.94萬畝,總產量4664.9萬斤。當年,該鄉投資600萬元完善了農技推廣、農機、畜牧獸醫、果品服務、物資供應、農田水利、農村金融、土地開發、信息咨詢、人員培訓等十個社會化服務實體,建設了農技推廣服務樓等壹大批設施,投資200萬元完成了壹系列農業科技監測儀器。1992建立了8個科技示範村,24個示範組,187個示範戶。1993期間實施產業化戰略,重點發展糧食、蔬菜、畜牧、棉花、蠶桑生產,實行區域布局。當年,鄉政府利用靠近縣城的優勢,狠抓蔬菜生產,扶持建設了61冬暖式蔬菜大棚,開發建設了小店韭菜生產和大口菜辣椒生產兩大基地。邱家的馬鈴薯生產也初具規模,年收入654.38+50萬元。1995建立糧食4萬畝、棉花2萬畝糧棉基地,優質果園4000畝,用材林水果基地5000畝。全鎮蔬菜大棚350個,韭菜1.500畝,總收入超過500萬元。當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8.78萬畝,總產量達7443.6萬斤。2000年,鎮裏成立了科委,辦事處成立了科技服務站,40個村設立了服務網點。2005年,縣鄉企業農民工總數達到5800人,年增收6300萬元。
韓店鎮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努力探索農村農業增產增收的新路子,不斷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群眾技能培訓的投入,積極聘請縣農業部門專家和鄉鎮農技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向群眾傳授種植技術。結合各村實際,大力發展無公害韭菜、蔬菜立體間作等壹些“短、平、快”項目,以及種植豐產林、栽桑養蠶等壹些經濟效益可觀的中長期種植項目。全鎮湧現出高產林、無公害韭菜種植、蔬菜立體間作、桑樹種植、蠶桑種植等專業村,形成了“壹村壹品、壹村多品”的特色農業格局。同時,該鎮還通過成立特色養殖協會和合作社、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網上宣傳等方式,做好農產品的宣傳和配套服務工作,解決了因種植過程中信息渠道不暢、技術問題導致的農產品難賣問題,確保了全鎮農產品能種、能賣、能出效益。目前,該鎮已建立了興民蠶桑合作社、王牧特種養殖協會、邱家套種蔬菜合作社三大組織,以及萬畝無公害韭菜、萬畝豐產林、萬畝良種小麥繁育、蠶桑四大農業生產基地。這個鎮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