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流量經濟的影響指標包括

流量經濟的影響指標包括

學術界對流量經濟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周振華先生(2002)在《流量經濟及其理論體系》壹文中首次提出了流量經濟的概念,並對其理論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在這篇重要論文中,他不僅創造性地概括了流量經濟的概念,而且闡述了流量經濟的主要特征、結構體系、運行機制和發展階段,對後世學者研究流量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此後,國內掀起了研究流量經濟的熱潮。韓教授(2003)在先生研究的基礎上進壹步探討了流量經濟,對流量要素的內涵有了新的看法,認為流量要素應包括物流、商品流、信息流、技術流、人流、資金流和資產流七種。

孫希有教授(2003)對上海浦東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結合現有的流量經濟理論體系,完成了國內第壹部關於流量經濟的著作,對政府部門、理論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而流量經濟的應用研究相對匱乏,流量經濟的評價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國內僅有的研究是2002年肖先平和季增平構建的流量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在他的指標體系中,物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信息流構成了壹級指標。物流分為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流通、海陸空運輸、倉儲、配送和分銷四個層次;資金流分為四個層次:金融保險證券、吸引外資和內資、產權期貨交易;人才流動分為兩個層次:人才的引進輸出和人氣的形成;技術流動分為技術交易、轉移和技術開發轉化成果三個層次;信息流分為硬件載體、信息傳播和電子商務推廣三個層次。上述交通經濟五要素分為16級,稱為二級。在交通經濟總指標體系中,* *由131三級指標組成。在集中輻射的過程中,各種資源要素的價值通過高效、有序、規範的流動實現,進而通過持續的流動規模,促進區域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流量經濟的要素可分為六類,即物流、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和商流。

流量經濟是壹種適合區域中心城市發展的經濟模式,主要是指區域中心城市吸引區域外的物資、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在具備相應平臺和條件的區域內聚集,通過各種資源要素的重組和整合,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形成和擴大的經濟能量輻射到周邊地區乃至更遠的區域,從而達到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物流是流量經濟最重要的發展平臺之壹,直接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流量經濟對物流業務的規模化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壹方面,物流企業是促進資源要素流動的必要設施,是推動流量經濟發展的動力,對地方經濟運行起到雙向調節作用。因此,物流企業與流量經濟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

流量經濟的結構體系由流量經濟要素、流量經濟發展主體和載體、流量經濟發展平臺和流量經濟發展環境構成。流動經濟要素是指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流動要素,主要包括物質、勞動、資本、信息和技術,與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具有空間流動性。流動的經濟主體是指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等經濟要素及其流動和與之密切相關的基礎條件。流動經濟載體是指所有參與經濟要素配置的企業、組織和個人。流量經濟發展平臺是指中心城市能夠吸引流量經濟載體機構進入並為這些機構進行資源要素實際運作而建立的設施、場所和市場體系,是流量經濟運行和發展最重要的支撐。根據功能不同,交通經濟發展平臺可分為基礎平臺、運營平臺和服務平臺三大類。基礎平臺主要是指交通和通訊設施、港口、機場、適宜的辦公和生活場所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運營平臺主要指要素市場體系,包括商品市場、資本市場、期貨市場、技術市場和人才市場。服務平臺是為要素交易和流動提供配套服務的市場中介組織體系,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企業咨詢機構等。流量經濟的發展環境主要是指發展流量經濟所需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