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職介盯上學生兼職,工作沒找到,中介費打折?
暑假找壹份兼職,既能賺點錢又能增加社會實踐經驗,是很多大學生在暑假的選擇。然而,不少大學生反映,自己的假期被“兼職”中介“坑”了,不僅找不到工作,中介費也受損,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暑期兼職如何防止被騙?被中介坑了,怎麽維權?大二學生鄭瀟通過壹個虛假雇主發布“兼職信息”,假期後去北京陪伴在北京工作的父母。在陪伴父母的同時,鄭瀟也希望在北京找壹份兼職工作來鍛煉自己。在壹個招聘網站上,鄭瀟看到了壹份招聘圖書館輔助管理和整理的兼職工作。他覺得這份工作很適合他,就根據網上提供的聯系方式進行了電話咨詢。讓鄭瀟沒想到的是,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直接告訴鄭瀟,第二天下午可以面試,需要帶什麽資料,招聘單位名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壹字不提。第二天,鄭瀟如期而至。在向鄭瀟介紹了公司的規模後,接待他的工作人員立即拿出壹份合同,告訴鄭瀟,交錢後會發布各種兼職信息供他選擇。兼職工資從每天300元到500元不等。鄭瀟還被告知,交錢後,網站上發布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隨意選擇,不需要接受采訪。然而,當小鄭問和圖書管理員兼職時,工作人員說名額已滿。鄭這才知道,他要找的公司原來是壹家專業中介公司,並不是他之前見過的招聘單位。浪費了199元的代理費。“我沒想過。本以為假期可以通過多份兼職把中介費賺回來,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交了199元/兩個月的中介費。然後對方讓我簽合同,在已付費用壹欄寫‘不退費’。”鄭瀟很無奈。“面試前,我說如果找不到工作,就退款。結果工作人員在合同上填寫中介費數量的時候,居然加上了不退款的字樣。但我當時不想付太多錢。我可以試試。”接下來的壹周左右,鄭瀟沒有如願找到兼職。對方先讓鄭瀟去面試某大廈服裝店的售貨員。結果他填完表等了兩天卻壹直沒有收到所謂的通知。隨後,對方向鄭瀟提供了手機銷售員的兼職信息和負責人的聯系方式,但他聯系不上負責人。看到假期已經過去很久了,他還沒有從這家專業中介公司找到兼職,鄭瀟意識到他可能無法通過這家中介找到工作。鄭瀟的兼職經歷並非個例。據了解,很多被“坑”過的同學都會因為金額不大而選擇吃“啞巴虧”。我只想下次不再付錢。信息在北京西直門附近的壹家就業中心就業,不交費用。不到30平米的房間裏,有壹個沙發和四張桌子,每張桌子上有壹臺筆記本電腦、壹部座機電話和四名工作人員。幾個學生模樣的人在沙發上壹字排開,等著“面試”。該機構表示:可以提供圖書管理員、導購、禮儀、促銷員等兼職。除禮儀外,其他類型的兼職,繳納中介費後無需任何面試即可錄用。同時他表示,繳納的費用是根據工作時間長短收取的,服務費也不壹樣,不退,具體是半年298元,壹年368元,四年398元。中介只負責聯系用人單位。求職者交錢後,中介會定期向求職者發布各種兼職信息,然後求職者會向中介登記,確定是否可以兼職。“我們公司成立於2003年,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都有分公司。我不會騙妳的。”但是查詢北京企業信用信息網,並沒有這家中介公司的信息。很明顯,這是壹個“黑中介”,借所謂的假期兼職,詐騙想兼職的學生。律師:不利條款有權修改。對此,陳凡律師提醒大學生,如果想通過“就業中心”找工作,首先要查看職業介紹機構的註冊情況,了解該公司是否具有經營人力資源的資質;當妳在簽訂合同時遇到不利條款,有必要要求對方修改,以維護自己的利益。陳凡律師也表示,目前大學生兼職被騙的情況時有發生,但由於被騙金額不是很大,維權成本很高,時間很長,很多大學生會選擇保持沈默。因此,建議大學生如有糾紛應及時報警,並向工商部門舉報。不要選擇沈默。越是及時,越容易為自己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