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長都有這種感覺,和孩子頂嘴真的沒什麽辦法。真的沒有辦法嗎?不會,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去行動。如果孩子頂嘴,就認為孩子不禮貌,很沒面子。其實孩子頂嘴的目的不是為了打壓和挑戰父母,而是通過講道理讓父母改變原來的想法。所以,是家長意識上的錯誤,導致無法找到解決孩子頂嘴的辦法。
如果孩子經常和父母頂嘴,就要註意了。壹般來說,孩子和父母頂嘴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壹,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
有些家長盲目采用家長式的教育方式,容不得孩子有任何不同意見。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表現出獨立性。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事事都照顧得很細致,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妳會覺得父母幹涉妳的行為太多,容易和父母頂嘴。父母要多和孩子談心,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的想法和喜歡,這樣可以減少孩子頂嘴的發生。
第二,父母通常過於溺愛孩子。
父母過分溺愛孩子,會使孩子在長輩面前缺乏約束,態度粗暴,壹意孤行,而父母又不能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的壞習慣已經形成,改正起來會比較困難。
第三,父母自身也不足以以身作則。
父母平時在家裏不註意自己的行為,不尊重老人,經常因為壹些瑣事和家人吵架,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應該在每件事情上樹立榜樣。如果父母待人和善,尊重長輩,就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也會聽父母的指示,不再頂嘴。
有時候,孩子頂嘴也是提醒家長教育方法不當。比如孩子做錯事,父母批評他,孩子會不服氣,頂嘴;如果孩子沒做錯什麽,父母冤枉了他,孩子會覺得委屈,會頂嘴;孩子不想做錯事,父母逼著他做,孩子會煩,會頂嘴。這個時候,孩子頂嘴並不是壹件壞事。可以讓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
所以,孩子跟父母頂嘴,父母要寬容理解,而不是跟孩子“頂嘴”,激化矛盾。而不是直截了當地說“不許頂嘴!”不如說:“寶貝,我理解妳的感受,但妳能不能換壹種語氣說話?”或者說:“兒子,媽媽不喜歡妳這樣說話。妳要用妳的理智心平氣和地說服媽媽!”"如果孩子生氣了,父母也可以說,"我知道妳現在生氣了。我們能等妳冷靜下來再談嗎?"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是正確的或合理的,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下不聽話的結論。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承認自己的不足。
如果孩子不正確,那麽頂嘴這件事就值得討論。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處理。
(1)控制情緒
不要和孩子爭論,要給孩子充分的發言機會,讓他們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如果孩子是對的,家長要轉變觀點,采納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不正確,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讓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
(2)跳出爭吵的漩渦
* *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和孩子討論“頂嘴”的問題。把激化矛盾的回話變成討論,在討論中通過發表自己的觀點來明辨是非。這樣才能揭示正確的觀點,糾正錯誤的理解,也能發揮孩子的辯論能力。
(3)確定正確的方法
不管是孩子對還是家長對,都要以某種方式促使雙方接受正確的要求。這就是我們要倡導的民主家庭教育。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語氣很重要,關系到孩子接受父母意見的程度。
正確對待孩子的頂嘴,家長要遵循欣賞和包容的原則,少壹些“權威教育”,摒棄那種權威的姿態。父母需要有足夠的民主風度和欣賞孩子的意識,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孩子的頂嘴。鎮人以勢,以“大”欺小,從而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逆反和逃避心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