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馬遷《西漢廉頗藺相如傳》,原文摘錄:
廉頗曰:“我乃趙將軍,攻城、野戰立下大功,而藺相如則氣在我之上,狀如素婦。我很慚愧,不忍心去做。”宣言說,“如果我看到對方,我會感到羞辱。”
翻譯:
廉頗說:“我作為趙的將軍,攻城打野立下了汗馬功勞,而藺相如只是口若懸河,立下了壹些功勞,但他的地位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出身卑微,我覺得慚愧,受不了在他之下。”並揚言“等我見到藺相如,壹定要羞辱他。”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司馬遷於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繼父為太史公,於舒泰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撰寫《太史公書》(後稱《史記》)。在大約兩年的時間裏(91年前),終於完成了全書的編寫和修訂。
《* * *》壹書共有130條,此文出自《史記》卷八十壹。本文為聯傳,以廉頗、藺相如為中心,記述了趙奢、李牧的主要事跡。
關於作者:
司馬遷(前145——無從考證)夏陽(今陜西韓城以南)人。西漢歷史學家和散文家。司馬談的兒子任太史令,因保衛李陵戰敗投降而入獄,後擔任刺史。他努力完成自己的史記,被後世佛祖稱為師謙、太史公、歷史之父。
他創造了中國第壹部紀傳體史書(原名《太史公書》)。它是公認的中國史書典範,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壽元年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百度百科-廉頗藺相如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