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社會實踐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改造世界等。
狹義的社會實踐是指假期實習或校外實習。對於大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好準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留校、勤工儉學、做家教、打零工等更註重經濟利益,是部分家庭貧困學生的首選;有壹定經濟基礎的同學選擇誌願支農支教,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貢獻了自己的愛心。
更多的學生傾向於選擇專業相關的實習(包括帶薪和不帶薪),也有在中小學實習基地或軍訓基地的活動,也就是俗稱的“社會實踐”,主要是陶藝、手工藝、計算機、戶外拓展等。
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開展便民服務。各隊利用當地圩日,在市場內設立了家電維修、自行車維修、理發等便民服務點。,並盡力做到不怕臟不怕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當地群眾的贊譽和好評,也在努力踐行著青年誌願者的精神。
2 .開展文化咨詢活動或法制宣傳咨詢活動。暑假不僅是中小學的假期,也是繁忙的夏收季節。中小學生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大學生把這些學生聚集起來,給他們文化輔導。
3.開展社會調查活動。比如電力規劃部到荔浦縣社會實踐組,調查荔浦縣部分鄉鎮的產業現狀,分析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寫壹些調查報告。
4.開展義務勞動,幫助缺少勞動力的烈屬和五保戶收割莊稼。下鄉期間,正值夏收季節,很多有軍屬烈士的家庭和五保戶因為家裏勞動力不足,無法收割莊稼。同學們積極幫助這樣的家庭,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5.文藝下鄉。由大學生藝術團組成的文藝大篷車在鄉鎮各個社會實踐基地巡回演出,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