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幹什麽的?
1.定義:教育信息化是指將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領域,推動教育的綜合改革,使之適應信息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時代背景:近年來,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的持續投入和建設,為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育信息化涉及的服務器、存儲、網絡、pc機、多媒體等終端設備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教育應用軟件也得到壹定程度的推廣使用。然而,教育信息化缺乏整體規劃和建設。國家電教中心明確提出了三通兩平臺的建設方針,甚至在教育信息化發展十年規劃中提出了教育。國家要求使用教育雲實現教育信息化。教育雲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勢不可擋。教育雲通過“壹站式”應用和“雲”的概念,試圖打破教育信息化的邊界,讓所有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有壹個可用的、平等的服務平臺。雲計算+教育=教育雲。教育雲是利用先進的雲計算技術,將教育信息資源和系統進行整合和信息化,在雲平臺上統壹部署和實施,通過互聯網向教師、學生乃至社會人員提供服務的系統。實現教育雲的普及,給了我們實現教育資源普及的最大好處。目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嚴重的教育資源不平等現象,也引發了壹些潛在的矛盾。借助雲計算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勻分布,雲計算技術的實施可以極大地緩解這壹矛盾,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2.教育信息化是壹個非常龐大的工程,不是購買硬件就能實現的。需要提高認識,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水平;要加強幹部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加強地方優質資源建設;這些最終的核心將落在教育信息化的整體平臺和應用建設上。從而實現信息化驅動的教育現代化。這也是教育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我之前也說過,要想實現教育信息化,必須通過教育雲。教育雲是實現教育信息化,實現三通兩平臺的最佳實踐。教育雲模式帶來的好處:降低成本(人力、物力、財力),保證靈活性。近年來,教育數據和業務應用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這對數據中心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IT服務商不得不花大力氣升級現有系統,升級成本巨大。我區采用教育雲的雲計算建設模式,既降低了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降低了對學校專業人員和基礎設施的要求,又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前提下,保證了數據中心的擴展性和靈活性。統壹平臺和資源整合以教育支撐平臺為統壹平臺,所有應用軟件和信息資源統壹規劃、開發和建設,保證投入資金的最大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通過資源整合手段,統壹管理各應用系統的信息資源,有效避免“信息孤島”問題,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和統籌安排,逐步擴大全區教育信息化受益群體,實現教育信息化社會效益最大化。協同運維提升效率通過教育雲模式,對內部軟硬件資源進行有效集中管理,使信息中心的應用服務、數據中心運維、城域網建設形成規範的運維體系,既提高了信息中心的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又緩解了學校各級教育教學部門和單位的應用建設和網絡維護壓力。3.教育信息化既不是硬件也不是軟件。它更多的是壹種建設模式,是壹種系統化的東西。就教育局自身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實現從平臺-軟件-服務的多種服務。不僅僅是提供服務。以泛東教育雲建設為例,教育雲的建設需要基於“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發展,以學校為基礎”的建設思路;通過“教育雲”模式實現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重點項目的落地;打造整體框架下的應用、資源、數據協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設模式。教育雲的建設既要整合教育局原有的應用系統,又要實現新系統的建設。未來系統的預留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雲計算+教育”教育雲模式為核心。推進“寬帶網校通”,完成數據中心建設和服務;推進“優質資源全民共享”,加快教育資源建設和共享。推進“人人在線學習空間”,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建設教育資源和管理兩大“公共服務平臺”,為教育信息化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