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的程序如下:
1.異地買房按揭購房手續中需要1年以上的本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2.不能提供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1年以上的非本地居民申請住房貸款的,貸款人執行第二套(或以上)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即首付和貸款利率可能提高;
貸款買房有很多種,包括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如果公積金貸款就在貸款之前,妳要知道妳的公積金賬戶裏有多少錢,單位每個月給妳多少錢。
只有了解自己的情況,才能貸款。如果是商業貸款,就要衡量財務能力。
貸款人需要向銀行提供材料:
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提供的戶籍證明、單位出具的工作崗位證明、收入證明、當地暫住證、當地固定聯系地址及聯系方式。銀行會查貸款人的信用記錄等等。
擴展數據
異地購房的風險規避
房價風險
異地買房的目標城市壹般是二三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情況與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不同,很多都不具備房價突然上漲的條件。同時,這些城市政府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因此在調節供需矛盾方面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如果他們希望在短期內獲得投資收益,他們很可能會失敗。
2.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主要是指由市場供求引起的投資風險。低價是吸引大部分異地買家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居民收入有限,消費能力較弱,難以承擔較高的住房支出。
住房商品化程度不高,居民普遍已經擁有自己的住房;外來人口有限,租賃市場疲軟;城市拆遷力度有限,很難像上海那樣形成房地產開發的被動需求;城市經濟容量不足,難以形成商業地產繁榮的基礎支撐。這些都是由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改變。
3.房地產信息不對稱的風險
對異地風土人情和購房習慣缺乏必要的了解。由於不了解情況,很多購房者過於依賴開發商的廣告和自我介紹,無法完全掌握樓盤項目的信息。
因此,壹定要調查開發商的資信,查看購物行業的合法權屬,了解當地的購房手續、按揭期限、需要繳納的稅費,還要咨詢當地的房地產專業律師或房產部門,避免糾紛發生後時間、精力消耗等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4.買房後的管理風險
對於異地購房者來說,考察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買洋房的人都是以度假和養老為主,所以這個小區的物業管理對住宅產品的維護、保值、增值和居民生活質量的保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
中國經濟網-南寧房地產行業實行“紅色黑名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