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渭河畔古都鹹陽的西藏民族大學,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它是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創辦的壹所大學。中西部地區高校基礎能力建設項目首期入選高校,華東師範大學對高校進行對口支援。
該校是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共中央為西藏在中國內地建立的第壹所高等院校。其前身是1957年中央設立的“西藏公學”,1958年9月開學。4月30日,1965,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西藏民族學院”。2015年4月28日,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藏民族大學”。
擴展數據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和平解放後,西藏急需壹大批有壹定文化基礎的少數民族幹部。1956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後,西藏上層反動集團強烈反對西藏社會制度的改革。根據西藏鬥爭的實際,為了保存基本力量,培養民族幹部,為將來的民主改革做準備。
1957年3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鄧小平同誌主持召開了中央書記處會議。根據當時西藏的情況,會議決定西藏由內地辦學。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西藏工委於同年6月開始籌建西藏公立學校。9月,學校正式命名為“西藏公學”。5438年6月+10月,中央批準將原陜西省鹹陽市西北工學院遷至西藏,作為西藏公學的校區。
1958 65438+10月,經中央批準,中共中央西藏工委副書記張國華同誌兼任西藏公學校長。9月15日,西藏公學在鹹陽(西北工學院舊址)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當時,* * *有學生3415人,教職工716人。
1959年9月,西藏公學開設了藏語文專業課,這是西藏歷史上最早的專業課,它成為西藏高等教育開始的標誌。65438年至0960年,西藏民主改革取得偉大勝利,西藏進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為適應西藏革命和建設的新形勢,公立學校在繼續培養政治幹部的同時,開始培養西藏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在開設藏語文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先後開設了師範、衛生、農業、畜牧獸醫、會計、郵電等專業。向西藏輸送了壹大批具有專業知識的民族幹部,填補了西藏民族幹部中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空白。1963 10,公立學校設立專門系,辦學方向逐步向專業教育和綜合學院發展。7月1965,1日,經國務院批準,西藏公立學校更名為西藏民族學院。郭沫若同誌題寫了學院的名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西藏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