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文章
1,公攤面積
由整棟樓的產權人* * *與整棟樓的所有公共部位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大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整個建築的公共服務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2、房費
可支配面積(即套內建築面積)與每戶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之比。
得房率太低,買不起;太高了,不方便。因為住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越小,居民會感到壓抑。壹般來說,80%左右的得房率比較合適。公共部分寬敞寬敞,分攤面積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3.容積率
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指地上總建築面積與壹個居住區用地面積的比值。
好的居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不超過5,多層住宅不超過3,綠地不低於30%。但是由於土地成本的限制,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做。
4.綠化率
綠化率是壹個不準確、不規範的詞,準確的提法應該是“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值,是比較寬泛的。壹般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綠化,所以綠化覆蓋率壹般要高於綠化率。
5.多層&;高層管理和小型高層建築
簡單來說,按照建築物的高度,房屋分為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1-3層稱為低層,4-7層為多層,8-12層為小高層,12層為高層,總高度超過100m。按照規定,7層以上必須配備電梯。
6.tower &;板式公寓建築
板樓:由多個住宅單元組成的高層住宅,每個單元都配有樓梯和電梯。
塔樓:以樓梯和電梯為核心的高層住宅建築。
戶型篇
7.樓層高度&;凈高
層高通常是指下層樓地面或樓地面到上層樓地面的距離。
樓板高度與樓板厚度或結構層高度之差稱為凈高。
為了降低成本,節省建材和土地,壹般住宅建築的高度在2.8米左右。
8.挑高
比較高層的戶型,壹般總高度在3.8-4.9米之間。出售時,只以壹層計算建築面積。每戶高壹層加壹個夾層。下層用於居住,比如做飯、就餐、洗澡,上層用於休息、睡覺、儲物。優點是這種房子總價低,缺點是通風不好,壹般是過渡產品。
商務、辦公、居住均有高層住宅產品,在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較為常見。
9、studio &;深度室
壹個工作室壹般指房間的寬度和深度,壹般指房間的長度。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02。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