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人工耳蝸時,我們需要考慮植入後的效果,但人工耳蝸的效果非常個性化,無法直觀感知。那麽如何才能保證具體的效果呢?這就需要我們了解人工耳蝸各種技術參數的作用。
1,聲窗:顧名思義,開窗聽聲音,窗戶越大,聲音越大,聽到的聲音也越多。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人工耳蝸的聲窗是指妳同時能聽到的聲音範圍。範圍越大,您聽到的信息和聲音類型就越多。正常人的耳朵可以在壹瞬間捕捉到大量不同聲音大小、距離、類型、級別的信息,人工耳蝸也是如此。但是因為主流品牌的聲窗在45、55、80等都不壹樣。,或多或少都有聲音信息。但毫無疑問,聲音窗口越大,孩子獲得的聲音範圍越大,聽到的聲音就越豐富,最重要的是,重要的信息不會被遺漏。這就好比,孩子進入公園或學校後,在喧鬧的遊戲時間或課間休息時,老師宣布了壹個重要的信息。如果環境聲音太嘈雜,老師的聲音是被攝入還是被“排除”,聲窗的大小是好是壞。
2.通道(頻域分辨率):什麽是通道?比如早期的人工耳蝸采用的是單通道設計,也就是物理通道。電極刺激耳蝸內單壹位置的螺旋神經節細胞,此時只聽到嗡嗡的單調聲音。相應的,聲道越多,聲音就會越立體、豐滿、有層次感。多通道,也就是現在人工耳蝸實現的虛擬通道技術,前期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就像同壹首歌,用只有5個鍵的玩具木琴演奏和用88個鍵的鋼琴演奏的區別,還需要多說嗎?理論上來說,聲道越多越好聽,更接近自然人聽到的聲音,尤其是欣賞音樂的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中聽清楚歌詞,分辨音調。目前市面上主要品牌的人工耳蝸多達120個通道,可以識別460個音調。
3.細節解析:說到這裏,我想起很久以前看到的壹個廣告,說愛斯基摩人可以分辨出幾百個白人。拋開他們獨特的視角,強大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單就白色而言,這就是細節的分辨率。在我們眼裏,單調的白色在他們眼裏是極其復雜的。再舉壹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買手機的時候會關註像素。像素越高,我們拍出來的照片越清晰,這也是細節分辨率。對於聽力來說,人工耳蝸在400Hz和5200Hz的細節分辨率有什麽區別?看了上面的例子,就不難理解,細節分辨率越高,聲音信號的處理和還原越好,聲音越真實,越接近自然聲音。想壹想,如果孩子在學英語,那麽在壹些細節如輕聲、吞音、聲調等方面。,如果人工耳蝸的細節分辨率不夠,不僅得不到這些細節,聽到的聲音也會變形。
4.刺激率:刺激率是多少?妳得先知道,電極是幹什麽用的?電極中的電極序列應該繞過受損的毛細胞並電刺激螺旋神經節細胞。耳蝸中感受聲音的部分是誰?當然是螺旋神經節細胞。電極通過刺激螺旋神經節細胞來產生聲音,所以這種刺激的速度尤為重要。高頻準確的刺激可以保證更緊密的同步和正常的聽覺,聽到的聲音沒有延遲。刺激率越高,聲音的采集、合成、細節處理和原始信號的保存越準確,聲音的還原度、保真度、細膩度和聽敏度越好,聲音信號的延遲時間越短,也就是說,妳可以同時聽到聲音。據我所知,市面上主流品牌的人工耳蝸電極刺激率在32000次/秒到83000次/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