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癌癥=死亡,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無論我們是得了癌癥還是其他不治之癥,人都會死。
許多癌癥患者在化療中幸存下來,有些人活得更短。其實跟他們心態和免疫力下降有關。我朋友認識壹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當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後,他選擇了中醫治療,並壹直服用中藥。他的愛好是攝影。他帶著相機去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過了兩三年,他又回到醫院,想著去做個檢查。估計他活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李開復於2013年9月被診斷為淋巴瘤IV期。經過兩年多的治療,於15年8月治愈。而且李開復康復後還出了壹本書《生而為死:我賺了死亡學分》來闡述癌癥對他的影響。可以說,癌癥讓他重新審視了生命的意義。
另壹位世界名人沃倫·巴菲特曾患前列腺癌,治療後痊愈。現在他活得好好的,在股市上還是叱咤風雲。
首先要看發病的部位。比如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發病快,治療難。很多人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搶救了。而乳腺癌、甲狀腺癌等癌癥發展相對較輕,患者生存時間相對較長。另壹方面,患者的身體素質、年齡、性別等。也是影響腫瘤惡化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中老年人患癌的概率壹般比年輕人高,而且更難治愈,患者的情緒也會進壹步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所以面對癌癥,保持樂觀和平常心是積極防禦的靈丹妙藥。
不同類型的癌癥決定了癌癥的生長速度。比如甲狀腺癌,生長緩慢,手術切除基本可以達到臨床治愈。即使晚期出現轉移,預後也較好。像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非常快,即使在早期也有可能轉移,治療效果很差,患者存活時間短。
壹般我們把癌癥分為四個階段:I期,II期,III期,IV期。越是晚期,腫瘤越大,轉移越多,治療難度越大。比如肺癌的早期5年生存率是80%,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早期乳腺癌和早期宮頸癌的5年生存率也達到90%以上。所以,癌癥患者能活多久,和確診癌癥的時期有關。
我們古人早就明白了生死的規律和最有效的救命方法,但是很多人往往等到生病了才開始註意自己的身體,而這個時候,往往是非常危險的。癌癥和其他所有疾病壹樣,重在預防,而不是讓癌癥惡化再開始治療。
所以我覺得癌癥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的心態。預防的方法其實並不復雜:不要亂吃,養成良好的習慣,經常鍛煉,保持積極的情緒,就好,就好!
但是我已經病了怎麽辦?首先回歸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然後積極配合治療,遵從醫囑和自己的決定,保證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周期。
如果這些疾病發生在體內,我們應該遵循健康的養生方法。最重要的方法是幫助我們的身體從這種健康狀態中恢復過來。不要盲目選擇,否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走正道,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