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董事、轉移價格專家狄樹哲打了個比方:假設壹家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後以10美元的價格從母公司進口原材料,在中國追加投資2美元,其成本應為12美元。而中國的子公司以11.5美元的價格將產品返銷給母公司。從賬面上看,這家在華美資企業是虧損的,其母公司很可能以14美元的價格將產品轉售給其他消費者,因此利潤會被截留在國外。
壹位在某跨國公司北京總部做會計的女士透露,外企通過轉移價格避稅,占避稅總額的60%以上。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他避稅手段還包括利用無形資產的特殊性,讓國內企業在需要使用跨國公司的技術、專利、商標時支付巨額專利費。同時,外資企業母公司拼命壓低人力成本,子公司向其支付高額人力成本,利用利率實現價格轉移,大規模“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