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傑和房叔”的頻繁出現意味著什麽?
最近網絡曝光的“房姐房叔”在媒體上人氣很高,所以有經濟學家認為這種現象說明中國投資領域狹窄,發了財的人除了投資房地產別無選擇。這種論調出自經濟學家之口,實在令人驚訝。資本的本質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那些有錢人之所以買幾十甚至幾百套房產,是因為房地產的價格十幾年來壹直在漲。以上海為例,房地產市場剛起步的時候,內環附近的價格只有2000多,現在是56.1萬平米。這種暴利也是世界罕見的。所以有錢人也加入了炒房的行列。請問國內哪個行業有這麽高的投資利潤,投資房地產沒有風險?這就是為什麽“方傑和方術”頻繁出現的原因。原因很簡單。再多的投資渠道,他們也不會去。可以肯定地說,現在披露的“方傑和房叔”只是冰山壹角。這種現象說明中國經濟是扭曲的,存在很大的泡沫。如果人們不去搞實體經濟,去炒房,總有壹天經濟會崩潰。然後就是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不夠。甚至可以說,房地產市場綁架了中國政府,現在大到不能倒。房地產不同於其他消費品,尤其是中國的國情。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怎麽能讓它像賣白菜壹樣免費?房地產市場不能照搬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要根據國情制定相應的限制,尤其是對投資房地產的限制。目前國家在督促各地建設經濟適用房,這壹點還是值得商榷的,因為房源是有限的,需求是很大的,有限的東西會導致腐敗。我認為應該大力發展廉租房。從“方傑,房叔”所揭露的壹個人擁有多個戶口和身份證的事實可以看出,權錢交易在中國已經成為壹種可怕的普遍現象。有錢能使鬼推磨。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房姐房叔”用自己的錢投資房產,應該受到法律保護,因為他們只是鉆了國家管理的空子。政府應該借鑒“房姐房叔”現象,出臺更嚴格的稅收措施,比如開征空置稅、遺產稅等。只能觸動當權的“房姐房叔”的利益,這是人民期盼多年,難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