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厲行節儉以示健康》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散文作品。是司馬光寫給兒子司馬康的家訓,教導他崇尚節儉。
原文節選:大家都嘲笑我卑微,我也不覺得我有病。應曰:“子曰:‘寧為下,不為下。’他還說,‘難得失約。’他還說,‘討論那些因為立誌做道士而以自己的衣食不好為恥的人,是不夠的。’古人認為節儉是壹種美德,但今天人們卻對此提出批評。嘿,真是個驚喜!"
人們嘲笑我的固執和小氣,我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好。回答他們:“孔子在說,‘寧為卑微寒酸,不為狂妄自大’,他說,‘少有人因節儉而犯錯’。
他還說:‘壹個有誌於探求真理,以穿不好、吃不好為恥的讀書人,是不值得談的’。古人視節儉為美德,今人嗤之以鼻。唉,真是奇怪!"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司馬光生活的時代,社會風俗習慣日益奢靡腐敗。人們競相講排場,奢靡之風盛行——仆役穿的衣服和文人差不多,田裏的農民也穿絲綢鞋。很多人經常“露營幾個月”來獎勵朋友。
這種壞習慣讓熟悉歷史的司馬光深感焦慮。他知道社會風氣對年輕人的思想有很大的腐蝕作用。
為了不讓後人受到那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侵蝕,司馬光特地為長兄司馬丹的兒子司馬康寫下了《勤儉持家,以示健康》的家訓,以教育兒子和後人繼承和發揚節儉的家風,永不奢侈腐敗。
百度百科-節儉訓練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