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潔先生以九頭鳥作為人事的象征,舉了兩個歷史上的例子。其壹與張有關,明代湖北人。這裏有兩種觀點。壹是張當政,整頓吏治,聲望日隆。他生病時,全國各地的官員、士紳都為其修建寺廟,近乎奢侈。他們在九品中正前後打得不可開交,但張的立場並沒有動搖,而且九品中正被張壹壹整肅。所以,那壹天,民間就生了“天上九頭鳥是地下湖北佬”的謠言,認為九頭鳥比湖北佬好不了多少。這個說法裏的九頭鳥指的是九條建議,不是湖北人。其二是張在變法期間贊助了9名禦史,他們都是他在湖北的同鄉。他嚴懲貪官汙吏,革新政風,成績斐然。那些被改組的貪官不滿,大罵“天上九鳥,地下湖北佬”。可以看出,九頭鳥的謠言最初是被政敵用來攻擊張那天的。
至於民間,九頭鳥的這句諺語還有另外壹層意思。範潔先生認為,這與武漢作為南北水陸交通中心形成的外地人與武漢本地人的隔閡有關。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們的知識發達得更早,社會生活中的競爭更多,交往中的狡詐也更多。武漢三鎮之外的外省人,常常恨他們,怕他們。武漢也是湖北的代表。原來是“天上九頭鳥,地下武漢佬”。因為武漢這個詞早期比較陌生,後來變成了湖北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