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PPP程序的順序是怎樣的?

PPP程序的順序是怎樣的?

1.啟動壹個項目

PPP項目以政府發起為主,企業自發為輔。如果是自行發起的企業,企業應在項目發起階段提出項目建議書。從項目可行性報告的編制到咨詢公司的邀請,企業發起人承擔前期費用,企業發起人可以將自己的設計方案納入可行性研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項目前期的效率。

現實中,絕大多數由企業發起的PPP項目,最終都會通過競爭程序,作為PPP項目的社會資本方中標。如果發起的社會資本方未能中標,政府可以補償相關前期費用。通常在招標公告中註明:“本PPP項目由社會資本方發起。如果社會資本家在公開招標階段未能中標,最終中標的社會資本家將對前期社會資本家已經支付的必要費用進行合理補償,補償標準為* *萬元”。

2.授權執行機構

項目發起後,政府需要授權實施機構,通常以政府會議紀要或書面批復的形式,即使是社會資本發起,政府也需要授權另壹個實施機構具體實施PPP項目。政府指定的相關職能部門或機構可作為項目實施機構,具體負責項目準備、采購、監管和移交等工作。

除了確定壹個部門作為實施機構,還需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在同級政府層面成立PPP領導小組,或者讓地方PPP中心負責項目的統籌協調和實施。

3、規劃審批

《財政部關於進壹步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範項目規範管理的通知》(金彩[2065 438+08]54號)要求PPP項目“認真履行規劃立項、土地管理、國有資產審批等前期工作程序”,財政部第三批示範項目評審標準也要求新項目必須完成城市規劃、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等審批程序。

城市規劃的程序和內容按照《城鄉規劃法》執行,具體分為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簡稱“控制性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簡稱“修編規劃”)。規劃審批的形式是政府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選址意見書》。》

4、可行性研究的編制

可行性研究報告具體包括項目能否滿足項目目標群體或受益人的需求;對與擬建項目相關的投資環境和產業政策、技術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根據項目預期目標,對各種可能的技術方案和施工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論證;科學預測項目建成後的經濟效益;評估項目完成後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識別和評估項目可能面臨的風險並尋求解決方案;對擬投資的方案和機會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並對如何進行建設提出建議。

壹般情況下,可行性研究報告由投資者自己或由實施機構委托他人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是政府批準的各類投資項目的必備文件。

5.立項

根據《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項目審批程序根據投資主體和資金來源的不同,分為審批制、核準制和備案制。政府投資項目應按規定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PPP項目壹般是政府投資的公用事業或公共基礎項目,應按程序進行審批或核準。《財政部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稅字[2017]92號)規定:“未按規定履行相關審批程序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屬於前期工作不充分的項目,不得入庫”。

16年8月10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關於新建國家高速公路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批復方式的通知》(發改辦1818號),規定:“1 .政府以投資補貼方式參與的新的國家高速公路網。政府以註資方式參與的國家高速公路網新建PPP項目仍按審批制管理,可行性研究報告直接報批。”

涉及審批制的新建項目所需的重要文件壹般有:項目建議書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規劃選址意見、土地預審意見、環評批復、水土保持批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