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刀郎的悲劇在楊坤重演,汪峰似乎要受到懲罰了!
楊坤參加商業演出,被劉德華粉絲罵。現場氣氛壹時間僵住了。粉絲之所以這麽狂打楊坤的臉,是因為在評價劉德華之初,他先是說了幾句恭維的話,說“劉德華是個好演員”之類的,然後又公開表示:“劉德華不是真正的歌手,唱功靠演唱會。”
後來,他參加了壹個具體的項目來應對這壹事件。楊坤說他和劉德華沒有仇。當時他只是在直播時和網友對話時才起身。他沒想到會被想“評論”劉德華的人斷章取義。他說他當時的意思是,劉德華作為壹個電影明星,比壹個歌手有更高的地位和知名度。這本來不是網友們所想的,但粉絲們似乎並不相信他的解釋,於是上演了壹場尷尬的“成名”。
大眾對劉德華的認識,多年來似乎壹直局限於演員和歌手。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個投資人。經過多年的積累,他的財富用之不竭,幾乎壹半的錢都投入到了公益事業中。他對朋友更慷慨,遇到困難毫不猶豫地幫助他。
劉德華為什麽拒絕幫助妹妹,讓她住在貧民窟?
不了解情況的人稱他出名,忘了他的工作,但事實是他沒有。他為家人買了房,買了車,買了事業。至於妹妹,他每個月都盡量滿足她生活中的所有需求,但是時間長了,妹妹就覺得理所當然了。她不僅辭掉工作,還提供娛樂。
後來,她甚至以安迪的名義賣假票。為此,她觸碰了華子的底線,宣布與姐姐分道揚鑣。但是,姐姐並沒有覺得自己有錯,反而覺得弟弟沒心沒肺。畢竟,華子知道她不能再幫助她了。這只會傷害她。這就是為什麽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謠言。
這不是楊坤第壹次誹謗他人。
早年在節目中說“刀郎不會作曲,只能哭”,那英也說過刀郎的歌沒有審美。它們是“農民”唱的歌。汪峰也寫道:“刀郎的歌是壹種從自然包圍城市的營銷模式,數量多是歌壇的痛。”
在這些主流音樂人的質疑聲中,刀郎被認為壹文不值。刀郎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難以忍受嗎?壹首《2002年的第壹場雪》曾經讓刀郎紅遍全國。當港臺歌手占領大陸市場的時候,刀郎在西域用他的變聲和獨特的唱法創下了在中國的銷售記錄。由於三位音樂家的懷疑,刀郎壹夜之間從神壇上跌落,但他似乎從來沒有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做出回應,這與他無關。
從這壹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刀郎的遠見和冷靜的態度。風暴過後,刀郎決定在舞臺上消失,但他並沒有因為對外界的懷疑而放棄音樂。而是退居幕後,專註於歌手的創作和培養。
但是那英、楊坤、汪峰曾經因為刀郎被誹謗,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很多網友問,他們的音樂高尚嗎?事實上,這壹系列的矛盾可能只是因為兩岸的不同而產生的。
現在汪峰在樂壇的發展經常受阻。他每發壹首歌就被搶流量。他在表演中翻了幾個身。很多網友表示,這壹切都是壹個因果循環。
其實娛樂圈同樣的公眾人物,還是希望自己能多壹些包容,取得同樣的成功。因為人們喜歡的音樂才是真正的好音樂,努力走出抑郁和黑暗的楊坤也希望自己不能再容忍語言暴力,能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心態,在未來呈現給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