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老夏說,藥食同源,茯苓。

老夏說,藥食同源,茯苓。

茯苓是藥食同源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滋補作用。

茯苓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主胸痹,脅氣...並且有助於排尿。要長時間撫慰心靈,滋養精神,不要長時間挨餓。”

魏晉時期,吃茯苓蔚然成風。據《梁書與陶弘景傳》記載,陶弘景辭官退休時,梁武帝下令“每月五公斤茯苓,兩升白蜜為餌。”

茯苓味甘、淡,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常用於水腫、尿少、痰多頭暈、脾虛食少、便溏泄瀉、焦慮、心悸、失眠等癥。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轍,年輕時身體非常虛弱,疾病不斷。雖然他四處求醫,但收效甚微。進入30歲,整天心慌氣短頭暈目眩,身體壹年比壹年差。

後來蘇哲幹脆找了壹本醫學書,開始自學。畢竟他聰明好學,求知欲強,沒費多大力氣就對《神農本草經》中上百種中草藥的性味功用有了清晰的認識。

他發現茯苓很平和,《神農本格經》裏說“久服能安神益壽”,對自己的病正好。於是他買了壹些茯苓,堅持每天服用。

果不其然,不到壹年的時間,以前的頑疾神奇地消失了,身體壹天天強壯起來。後來,他還把這段經歷寫進了自己的文章,推薦人們用茯苓治病、延年益壽。

《柳宗元集》記載,有壹天柳宗元突然生病,腹部浮腫難受,就去看醫生治療。醫生診斷後說茯苓能治病。柳宗元從街上買藥回家。服藥後,他的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

柳宗元派人去請醫生,問他為什麽。醫生聽後,要求查看殘渣,發現是他煮的老芋頭。原來是賣藥的用假藥騙了柳宗元,於是柳宗元專門寫了壹篇文章,名為《辨文與文》為假冒偽劣茯苓辯護,肯定茯苓的功效,警示世人避免上當。

據說慈禧太後為了增進健康,延年益壽,過多采納了醫生的建議,命禦廚用精制白面和茯苓粉制作“茯苓餅”開飯,並經常以此犒賞大臣。

涪陵糕因其香味濃郁,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成為清代宮廷名點,使涪陵糕風靡世界,成為京都名吃,至今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