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整合社會資源建設資源庫。有的國家統壹標準規範,分類整合教學資源,提供大規模數據庫檢索服務;同時,全球教育信息化發展有四大趨勢,鼓勵協會、學會、學術機構開發分類資源庫,學校、公司、個人等網站也提供壹定數量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公眾可以通過政府支持的門戶網站訪問和使用它。
三是搭建全民學習的開放平臺。許多大學關註偏遠地區和低收入家庭,幫助他們掌握新知識和技術。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程平臺免費享用30多個學科的2000多門課程,吸引了全球超過100所大學。英國實施了“學習網格計劃”,由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學校和社會機構共同參與,建設服務全民的在線教育資源。日本和韓國舉辦“開放大學”。沒有入學考試和學習年限,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地點。
四是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10多年前,美國成立專門機構,制定標準,將教育技術的30%投入教師培訓,大大提高了中小學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德國為教師建立了壹個當地的計算機培訓中心,教師繼續教育學院組織了壹個咨詢小組,就教師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予指導。國際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教育體制的深刻變革。在教學方式上,通過網絡化教學體系的建設,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互動轉變,泛在學習、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逐漸成為現實。在教學資源方面,通過搭建智能平臺,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範圍大幅提高學習效果和教育投資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通過教學、管理、科研等信息系統的建設,實現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學、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