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中,就業人口占44.9%,退休人口占28.1%,學生及其他人口占27.0%。有固定收入的在職和退休人員占家庭人口的73%。家庭從業人員中,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占35.0%,城鎮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占4.5%,其他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占12.8%,個體或私營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占32.9%,靈活就業等其他類型從業人員占14.8%。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居民”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從被調查者的戶籍狀況來看,調查中,本市非農業人口占82.6%,本市農業人口占14.0%,其他地方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占3.4%。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本市很多農業戶籍和外來務工人員在城鎮落戶,成為城鎮“新居民”。(註:調查不包括市區和城關集體戶單身、軍營士兵、學生公寓學生等。)
●住房更加寬裕,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近年來,該市加大了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的力度,特別是大幅增加了對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的投資,解決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8月底,每戶居民住房建築面積達到74.0平方米(不含兩套以上住房)。其中72.2%居住在90平米以下,24.1%居住在9144平米之間,3.7%居住在145平米以上。私房占74.2%,公租房占25.8%。按市場估價,每套房子均價66.5萬元,平均單價8993元/平方米。房產已經成為家庭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住房需求方面,未來五年有潛在住房需求的家庭有11.3%。
從現有家庭房屋建造年限來看,1949之前建造的占1.2%,1950 -1978之前建造的占8.7%,1979 -1998之間建造的占57.9%,6548。數據顯示,90%以上家庭的房子都是在改革開放後建造的。
就住房條件而言,79.0%的人住在成套住房中,265,438+0%的人住在其他類型的住房中。在燃料使用方面,85.6%的家庭使用管道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12.4%的家庭使用罐裝液化石油氣,2.0%的家庭使用其他燃料。78.1%有廁所和浴室;12.9%的人有廁所沒有衛生間,居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
●城鎮居民社會保障程度高。社會保障是民生之本。在接受調查的家庭成員中,83.4%享受過養老、醫療等各種社會保障。2010上半年,家庭人均社保支出943元。
●低保戶家庭生活得到良好保障。本次調查中,3.4%的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每個家庭享受低保31.8個月。在連續享受低保期間,每個家庭平均每月領取355元。數據顯示,目前我市低收入家庭生活得到較好保障。
●家用車和互聯網正在迅速進入人們的家庭。調查顯示,到8月底,100個家庭擁有21.7輛家用車;有54%的家庭擁有並使用互聯網,數據顯示家用汽車和家庭網絡的應用正進入快速普及階段。
●自行車仍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調查中,戶主上班使用的主要交通方式:自行車占49.3%;自駕占19.6%;行走占10.3%;單位班車占10.1%;公交占8.2%;2.5%選擇地鐵、出租車或其他出行方式。工作人員的平均單程時間為27.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