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標誌是什麽?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標誌是什麽?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早在1951,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就開始為美國空軍設計SAGE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該系統建於1963,被認為是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先驅。

最早的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於民用系統。美國航空公司和IBM在50年代初開始聯合研究飛機訂票系統SABRE-I,並在60年代初投入使用。

1968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信息服務系統投入運行,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數據處理網絡。其地理範圍從美國延伸到亞洲的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並具有交互處理和批處理能力。由於地理範圍大,利用時差可以充分利用資源。

標準化計算機網絡

20世紀70年代以後,局域網發展迅速。美國的XEROX、DEC和INTEL已經推出了基於CSMA/光盤媒體訪問技術的以太網產品。其他大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然而,各種網絡產品在技術和結構上差異很大,沒有統壹的標準,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1974年,IBM公布了網絡標準按照分層法開發的系統網絡體系結構SNA。隨著網絡架構的出現,壹個公司生產的各種網絡產品可以很容易地互聯成壹個網絡,而不同公司生產的產品由於網絡架構不同,很難相互連接。

198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頒布了各種計算機聯網的標準框架:開放互聯參考模型。80年代中期,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組織參照開放互連參考模型制定了壹系列協議標準,形成了開放互連參考模型龐大的基礎協議集。

開放互連參考模型標準保證了各廠商生產的計算機和網絡產品之間的互連,促進了網絡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這被稱為第三代計算機網絡。

ARPAnet研究的壹個非常重要的成果是TCP/I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它使所有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能夠相互交換信息。NSFNET,1986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網絡,是互聯網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