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見。
《後會有期》作為韓寒的第壹部小說,完全符合他的原始受眾,也就是他的讀者對韓寒的看法。《後會無期》作為壹部公路片,在評價上與同樣上映於2014的寧浩導演的《心花路放》不相上下。可以說,新人導演韓寒在處女作中就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驚喜。
在我看來,《後會有期》和昆汀的《低俗小說》很像,都是以“不說教”作為影片的唯壹特征。不像是我在講述壹個完整的故事,更像是韓寒在書寫和篡改他筆下人物的生活。他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演”壹個故事,這和韓寒以前的文學創作風格很像,也很符合他的讀者口味。
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作為韓寒的第二部導演作品,真正將“韓寒風格”融入到影片中。韓寒很會開玩笑,通過臺詞、人物情緒、鏡頭、畫面來增加電影的趣味性。這壹點在《壹生再見》中也非常突出,韓寒很好地將這壹特點延伸到了《乘風破浪》。
作為壹部春節檔電影,《乘風破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惜《乘風破浪》的故事結構和1993年陳可辛導演的電影《新他是我哥》太像了,這是韓寒在保持自己風格的同時唯壹的遺憾。
飛行生活
韓寒對演員的選擇很有眼光,比如《乘風破浪》中的鄧超和彭於晏玉妍,《後會有期》中的陳柏霖。這些演員既有演技,又有很高的粉絲效應,與角色氣質非常吻合。可惜沈騰的個人風格完全掩蓋了韓在《飛天人生》中的導演風格。除了電影的後半部分,可以看出它是韓寫的,這部電影更像是壹部“沈騰式”的電影。
當然,《飛馳人生》是韓寒第壹次將賽車的元素融入到電影中。我想韓寒的粉絲會很喜歡這部電影的。
值得註意的是,韓寒不僅成功打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還以電影配樂的形式拿下了不少歌曲,比如《後會有期》中的《平凡的路》、《乘風破浪》中的《雨》、《飛翔的人生》中的《奉獻》等等。看來導演韓寒深知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