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出現的土地不變,但地方拍賣規則在強化“地產聯動”、嚴格市場準入、優化競價方式等多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
房地產聯動,“下調住房銷售限價”引人關註
深圳的政策很明確。該批土地普通商品住房銷售限價在原限價基礎上下調3%-9.2%,住宅商品住房銷售限價在原限價基礎上下調2.8%-9.1%,通過價格引導進壹步穩定市場購房預期。
在圈內有著“炒房第壹城”稱號的深圳,“面包”的價格壹直炙手可熱,“面粉”的地價也備受關註。在此之前,8月6日,深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土地使用權出讓補充公告》,宣布這些原定於8月9日出讓的宅地暫停出讓。
資料圖:在建房地產項目。中新社記者張斌攝
公告並未說明深圳拍賣暫停的具體原因,只是簡單以“穩步推進住宅用地集中掛牌交易”回應。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可能為規範土地拍賣機制留下空間。
如今新壹輪土地拍賣政策塵埃落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這樣的規定值得肯定,進壹步體現了限價政策的嚴格導向。
“以前全國各地都有各種限價政策,但深圳明顯不符合現有限價政策,在現有基礎上進壹步降低限價線,進壹步鞏固了穩定房價的工作,進壹步促進了物價穩定。”嚴躍進說。
控制馬甲,控制出價數量,控制地方拍賣。
此次政策除了進壹步降低住房銷售限價,還針對房企土地限購出臺了更為細化的內容。
在聯合征地方面,政策明確聯合征地各方應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要求;同時,對於這次拿地的房企,最多只能拿下3塊地。
“這壹方面可以限制部分金融機構參與聯合拿地;另壹方面,房企也不可能自由獲取更多地塊。”嚴躍進指出,這兩個規定是深圳首創的,進壹步反映出深圳對房地產企業的土地購買、限購等政策越來越細化,值得全國其他城市借鑒。
政策同時提出,嚴查房企購地資金來源,確保房企使用自有資金購地;禁止企業以馬甲形式投標。
資料圖:深圳灣新地標——魅力“春筍”。中新社記者陳文攝
此外,政策還要求優化土地招拍掛方式,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嚴格限制土地溢價,統壹將土地溢價率上限由45%降至15%。“在保持掛牌起始價不變的基礎上,將超溢價動搖,在壹定程度上保護了房企利益,防止過度競爭。”中指院深圳分院研究總監童曉玲說。
預計未來深圳新房價格會下跌。
對於深圳的這壹系列新動作,“自此,深圳房價的邏輯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面粉比面包貴’和‘面粉漲價帶動面包漲價’的現象可能會改變,未來深圳房價將長期保持穩定。”童曉玲分析道。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認為,它具有很強的信號意義,深圳新房價格未來有望下降。
“在全面限價、新房價格審批嚴格的情況下,此次供地意味著深圳建立了‘地價-房價’聯動調控的商品房新模式,房價進入全面調控階段;同時,考慮到二手房的價格管控,以及新房和二手房聯動管控的價格形成機制,價格再次反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李對說道。
除了深圳,廣州、杭州也於近日發布了第二批集中供地掛牌公告。與首次集中供地相比,對土地競買人資格、購地資金來源、出讓方式等進行了調整。從合肥、成都等熱點城市公布的第二輪集中供地公告來看,也從上述方面進行了升級。
規則調整後,未來第二輪“雙集中”供地效果將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