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塔位於福州市羅源縣(縣城南門)草橋(崇德橋)西南60米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羅源萬壽塔
萬壽塔建於唐代,但後來被毀。明洪武九年(1376)重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再毀,雍正四年(1726)重修。與原來的寶塔相比,它的高度增加了,並持續了五十壹年(1786)。塔由花崗巖建成,為八角形十三層密檐(或雲亭)空心塔,高13.4米,其中塔基高77厘米,塔基高12.63米。整座塔高低不平,塔基最高,自下而上高度逐漸降低。每層樓之間有青石塔檐,層次分明,色彩柔和,外形對稱,整潔穩重。
萬壽塔的塔基礎比較大方,長度5.6米。塔基雕有雲朵,由數十塊大石頭砌成。塔樓的壹至四層由兩塊花崗巖塊構成,層間縫隙交錯,以保證整個建築的穩定性。第五層到第十三層是壹整塊巖石,中間挖空以減輕壓力。從壹樓到十樓,每層樓的四面都雕刻著精美的佛像。佛像栩栩如生,盤腿而坐,或站立或行走,或用手摩肩,或雙手平放,姿態各異,表情豐富。青石塔的屋檐從下到上逐漸收縮,形狀大致相同。八角向上翹起,八面雕刻有圓潤的波浪,層次分明,動感十足。塔剎是圓形的,像壹個倒扣的碗。
福州羅源萬壽塔上的精美雕刻
萬壽塔在清代被列為“洛川八景”之壹,取名“鬧市佛塔”。
1980 10,福州羅源萬壽塔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