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條件:
1.育種準備
選擇合適的養殖池。最好在排水方便的背風向陽的地方把池塘水排幹。暴曬幾天後,用生石灰消毒,瀝幹水分。選擇要栽培的品種。經過多年的人工養殖,鯽魚已經培育出許多新品種。建議選擇生長速度是其他品種2-3倍的高背鯽。要選擇優質飼料,蛋白質含量要在30%以上。
2.幼苗釋放
放苗時水溫要穩定在10℃以上,水溫過低會影響幼苗成活率。為了便於育種和銷售,幼苗要壹次全部出苗,而不是分批出苗,這樣不利於育種。放苗前要對苗木進行消毒,減少常見病的發生。壹般每畝2000株左右,太密的話不利於生長。也可以和其他魚類壹起養殖,養殖效果明顯。
3.水質管理
鯽魚含有豐富的鈣和磷,是其他魚類的2-3倍。因此,在水產養殖中,需要保證水中的鈣、磷含量,以滿足其生長需要。石灰溶液和磷酸鈣大約每半個月施用壹次。其他微量元素必不可少,要根據水質變化施有機肥。如有必要,可在池塘中種植浮萍或小球藻。註意高溫下水質的變化。壹旦水質太差,要及時更換。
4.飼養管理
鯽魚是壹種雜食性魚類,以植物為食。選擇要符合鯽魚的喜好。餵的時候要少量多次餵,壹天6-8次。每次都不要餵太多。春季氣溫低時,鯽魚的采食量減少,可減少投餵次數。夏季氣溫高時,鯽魚的采食量增加,處於快速生長期。需要增加餵食量和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