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教師應該是生活的照顧者。
幼兒作為壹個生命體,不成熟、弱小,需要成人社會尤其是老師的關心和理解。這種關懷和理解,表現為教師對生命的敬畏、珍惜和熱愛,對早期生命智慧的敏感、驚訝和支持,對生命規律和潛能的認識、理解和尊重。教師應該深刻理解生命的完整性和快樂童年對生命發展的積極意義。
適當的教育支持是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兒童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之壹。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者,更是教育時空中壹個生命體與另壹個生命體的相遇和面對,進行生命之間的對話、相互理解和融合,從而履行關愛生命的神聖角色。
2.幼師應該是平等的溝通者。
在信息社會,教師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權威。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之間的對話。在這個誰也沒有真相,人人都希望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王國裏,教師的角色從“獨唱者”變成了“平等者中的首席”。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處於“非引導”和“非操縱”的角色,即從教育活動的中心——“獨奏者”到教育活動的邊緣——“合奏者”和“伴奏者”。教師要做孩子學習的引導者和鼓勵者,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想學什麽,為孩子提供資源和手段,為孩子創造真實的學習和活動場景。
3.幼兒教師也必須成為終身學習者。
終身教育理念的創始人保羅?郎朗認為,幾百年來,把人的壹生分成兩半,前半部分用於教育,後半部分用於勞動,這是不合理的。教育應該是每個人的生活。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理念的滲透和挑戰。
在學習型社會中,幼兒園教師的生存也是“壹個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的過程”,教師的教育時空觀念將被打破和重新確立。面對尚在繈褓中的教育對象,教師應選擇能夠影響其終身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如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和合作的能力等,以傳達人類社會和民族傳統文化的“重疊知識”。
幼兒教師要堅持終身教育的開放教育理念,將幼兒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通過建立壹個不斷進化的、開放的知識體系——“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使幼兒成為終身學習者。
4.幼兒園老師應該是家長的夥伴。
在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懷疑家庭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獲得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作用於幼兒,才能事半功倍。因此,作為壹名現代幼兒園教師,我們必須走出幼兒的活動室,成為家長的顧問和合作者,與家長發展夥伴關系,保護幼兒的權益,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與家長相互理解、支持、尊重,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和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溝通,以尋求壹致、正確的價值觀。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技能,幫助家長改進教育行為,改進教育方法,轉變教育觀念,為家長解答幼兒教育問題,成為搭建家園、溝通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