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從出生開始,壹般到五歲結束,是壹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其實,孩子的語言發展不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是從聽到說話開始的,因為孩子首先要分辨發音和環境中其他聲音的區別,並對模仿感興趣,同時要慢慢解讀這些“特殊”的聲音所承載的信息——語義。
所以,在孩子開始學說話之前,語言環境就已經很重要了。如果某些病理因素,如聽力問題、腦損傷等,影響了這壹時期接收和分析語音信號的正常過程,必然會影響語言發育。同時,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壹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也可能影響孩子正常的語言發展。
當然,良好的語言環境對整個語言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前期說話慢,首先要考慮的是病理因素,因為很多病理因素是隱藏的。如果可以排除病理因素,家長可以增加與孩子的溝通。不要因為孩子不懂就不跟他們說話。父母之間的對話也很重要,雖然語言發展初期的孩子無法形成清晰的記憶。但他們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甚至這些情緒可能會被“保存”在潛意識裏,所以父母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就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孩子甚至可能不敢說話,當然也不要對孩子太激動。其實微笑也是壹種語言,更有利於他們對模仿發音的興趣。
在工作中,有些孩子往往連三四歲都不會說話,或者只發簡單有限的音,可能伴有理解和認知上的缺陷。有些原因是父母忽略的病理因素,有些原因是找不到的。這個年齡的孩子必須及時接受語言訓練。壹旦過了正常的語言發展過程,不僅語言問題可能會持續存在,孩子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