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領域有哪些創業方向?大賽主辦方給出了壹些可供參考的地方。
1.開發用於大腦和認知訓練的科技產品
兩年前在長沙看到過類似的店,開在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估計當時生意不錯吧?否則,我付不起房租。我忘了商店的名字。當時我進去參觀了壹下。我做的產品包括:兒童註意力訓練課程,記憶力訓練課程,各種XX能力訓練,青少年心理咨詢。
主要教學人員由學前教育、教育學和心理學畢業生組成。個人感覺科技含量不高,這類課程的研發成本也不高。目前壹線城市有類似的門店,二三線城市還沒有看到類似的服務。
百度買了壹個類似的產品。
2.心理和行為大數據建模
這個領域可以創造的東西太多了。很有意思看到朱課題組做的“利用微博大數據預測微博用戶抑郁和自殺傾向”的研究。
幾個月前,朋友圈裏有同學在發布考生廣告,通過妳的王者榮耀數據預測妳的性格等心理特征。會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做用戶心理分析和行為預測。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哪些行為數據被用來分析哪些心理過程,哪些變量最終被用來預測的問題上進行思考和創新。
3.心理評估軟硬件產品的開發
作為壹名心理測量學領域的研究生,我個人認為大量的傳統紙筆和自編量表將被淘汰(更新?改版?),變成了線上遊戲化測評或者大數據行為數據預測等等。但是!但是!傳統的評價形式目前還是比較豐富的!
因為心理測評對大眾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心理學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近在Tik Tok有壹個很流行的東西,叫做“點擊視頻左下角,測試全國最權威的心理測試”。點進去是什麽?就是測試全國有多少人跟妳同名同姓,各種不知名不科學的娛樂測試(學會測量好生氣!)
而壹些有科學依據的檢測,檢測費用才幾塊錢,人多賊多。只要妳在Tik Tok有足夠多的粉絲,妳就可以把這個東西放在妳視頻的左下角來賺錢。也有許多與心理學相關的Tik Tok賬戶,每個視頻都顯示壹些感知和幻覺的圖片,標題為“妳第壹眼看到了什麽?它是XX,這意味著妳是XXXX人。粉絲數量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