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現代化不僅是“物”的現代化,也是“人”的現代化,最終取決於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素質。當前,腐敗、道德滑坡、法制觀念淡薄在我國壹定範圍、壹定程度上存在,與部分公民素質低下有直接關系。同時,中國的現代化不可能脫離國際環境而進行,我們將長期面臨激烈的挑戰和競爭。
2.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全面提高,積極推進義務教育的普及。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淡化選拔意識,承認受教育者可以在自己的基礎上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綜合素質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和改善。
3.改變學生的觀點。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他們的成長主要靠自己的主動性。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必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素質教育作為壹種教育理念,是以育人為本的。基礎教育要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素質教育,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要引導學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
當然,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並不意味著可以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放松學校的組織紀律。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和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和提高自身素質。
4.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素質教育是壹種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是壹門特定的課程或壹種特定的方法,而是通過學校的各種教學活動來進行的。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因此,我們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壹是要從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趨勢來審視過去的教學方法;二是研究文化傳統;三是吸收科技新成果。
5.校園文化對學生素質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某些素質(如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的形成往往比課堂教學更重要。因此,要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各種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校園文化熏陶,培養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