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10新四軍五縱隊壹隊進入,成立了鐘* * * *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郾城縣第二區。1941年6月,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10年6月,華東局將鹽城縣劃分為鹽城、延東、簡陽三縣,吳優為延東縣二區。1943年春,延東縣二區更名為吳優區。1945 10,日軍投降後,吳優為吳優市延東縣。1946,在合並區設鄉,仍為延東縣吳優區。1948年7月,為紀念犧牲的區委書記程烈士,吳優區更名為區。
1949 165438+10月,延東縣與射陽縣合並,改名射陽縣,吳優為射陽縣布馮區(川長河西為鹽城縣鐘鋼區)。1954年9月,布馮區由射陽縣劃歸鹽城縣管轄,稱鹽城縣布馮區。1955年4月,吳優鎮明確為縣城。1956年2月,串場河兩岸的鐘鋼區和布馮區合並,組成郾城縣吳優區,轄洛鳴、西堡、烈士、布馮、黨仁、吳優五鄉壹鎮。1958年3月,吳優專區劃出黨仁鄉,入潘黃鄉。吳優區下轄五個鄉和壹個鎮。
9月,1958,從區和鄉組織建立了人民公社。吳優區下轄的西寶、烈士、布馮、吳優鎮三個鄉(含洛鳴、潘黃鄉)組建成鹽城市環球人民公社。1959年2月,以通榆運河為界,天下人民公社分為布馮、吳優兩個人民公社(同時三墩、二墩、新河從南洋公社分出,隸屬吳優)。1969年5月,吳優鎮歸縣,歸吳優人民公社統壹領導。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管理體制。鹽城分為市區和郊區,吳優隸屬於鹽城市郊區。同年8月,取消公社制度,成立鄉黨委、政府和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設鄉,吳優鄉更名為吳優鎮。同年,公社管理委員會被撤銷。1992年7月,鹽城市成立經濟開發區,吳優鎮下轄的新河、二墩兩個村屬於開發區。1996年7月,鹽城市郊區更名為杜妍縣,吳優鎮下的三墩村也被劃入市經濟開發區。
5438年6月+2003年10月,吳優鎮西北部的武康、武崗、宜豐村歸屬杜妍新區。至今,吳優鎮有黃翔、溝崗、武東、烏溪、洪欣、武林、復興、三星等8個村,1個街道辦事處(民主、繁榮、洋橋、吳蓓)2004年3月,杜妍縣更名為鹽都區,市區更名為亭湖區。吳優鎮隸屬於亭湖區,隸屬於杜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