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3月底臺灣省首例長途圖片社護士執業者感染新冠肺炎,各縣市* * *已下令禁止長途圖片社探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於4月初發布禁令,除緊急情況外禁止醫院探視,但仍有家庭連母親最後壹面都見不到。
據“中央社”采訪,小吳與94歲高齡的母親關系密切,她因年老住進護理中心,但子女每天都來探望她,逢年過節還帶她出去郊遊。但隨著禁令的解除,小吳的家人被限制探視。“雖然可以視頻,但往往因為我媽重聽就結束了。」
小吳說他不能去探望,所以不知道他媽媽的身體狀況怎麽樣。他總是很沮喪。結果有壹天他收到噩耗,打電話說媽媽發高燒,必須馬上送醫院。小吳媽媽壹檢查,發現她有呼吸窘迫的癥狀,可能是肺炎。醫院按規定通知她檢查,在等待結果的幾天裏,她的家人仍然不能探望她。
第二次陰采的結果出來後,我終於可以去重癥監護室探望母親了,但此時她的病情已經類似半昏迷。“重癥監護室探視病人的規定很嚴格,每天半小時,上限是兩個人。我媽看到家裏人都不太會說話,只能發出微弱的聲音。母親住院不到壹周就去世了,小吳的家人即使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到了醫院還是連最後壹面都沒見到。
小吳說,壹想到媽媽要丟下家人走了,她就覺得很難過。他說因為每天只能有兩個人來探望他,有壹次他沒能進去,他媽媽就喊他的名字,問:“我兒子在哪裏?這個過程被記錄下來,成為他心中的壹種安慰。
推薦閱讀:長期圖片社“禁止探視”,媒體人擔心疫情過後,不知父親是否還在?
他認為他母親的健康狀況惡化可能與他們無法訪問養老院有關,並指出他在養老院認識的另壹名家庭成員最近重新開業並進去探望。那個家屬的母親居然說:“妳是要把我丟在養老院,而不是我?”小吳惋惜地說:“我們都是疫情的受害者。」
5月起有條件開放參觀1。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宣布,考慮到疫情趨緩和人民群眾的探視需求,5月1日起有條件開放家屬探視長期機構,但為了防止疫情,以下規則仍須遵守!
1.參觀通過預約管理參觀人數,參觀者的個人資料、健康聲明和旅行記錄通過實名登錄管理。每名居民在1天內允許參觀1次,同壹參觀空間同壹時間最多參觀人數為1組,每組最多參觀人數為3人(含兒童),且必須始終佩戴口罩。
2.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風險或有發燒、呼吸道癥狀和異常味覺和嗅覺等疑似癥狀的人禁止進入該機構。
3.能下床的居民盡量安排在公共區域開會;對於無法下床活動的居民,其家屬可以到居民家中探視。原則上,每次只允許65,438+0位居民參觀每所房子。
但是每個縣市還是有不同的規定。如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將采取比中央更嚴格的標準,以“限人數、限時間、限地點、限年齡”為原則,每次限壹組兩個家庭成員。除非是產後護理院,孩子不能探視;至於臥床不起的人,每個房間限壹組,1人,每次探視30分鐘,規定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推薦閱讀:孩子不會感染新冠肺炎重癥?統計顯示,大量兒童有全身炎癥,有川崎病癥狀。
可惜小不能見她母親最後壹面,而其他家庭成員也盼望著早日開放探視。然而,老年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許多人患有慢性疾病。貿然打開可能會給長輩帶來危險。疫情下的參觀禁令造成的現狀,讓人感到無奈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