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同濟大學分數線

同濟大學分數線

同濟線:總分180,英語50,綜合100。材料測評分數(滿分100)與面試綜合分數(滿分300,其中外語100,綜合能力200)之和作為前期考核分數(滿分400)。前期考核結果子項根據申請人前期考核總成績由高到低確定。

擴展數據: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同濟大學先後承擔了壹系列國家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研究項目,取得了大跨度橋梁關鍵技術、結構抗震防災技術、城市交通智能誘導、城市汙水處理、新能源汽車研發、家用智能溫室、遙感空間信息、海洋鉆探、房顫分子遺傳學等標誌性科研成果。?

發表在《科學》、《自然》、《細胞》三種國際學術期刊上;同濟大學有22位教授擔任“973計劃”(含重大科研計劃)首席科學家。

其中大跨度、高墩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與細胞電生理研究、特大型橋梁精細理論研究分別獲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2010。

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校7項科研項目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以同濟大學為第壹完成單位、同濟大學教授為第壹完成人的3項項目獲1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2項科技進步獎。

同濟大學教授共同完成的4個項目獲得特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2018年,由學校牽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揭牌成立,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服務港珠澳大橋建設,攻克壹些世界級技術難題;雄安未來城研究院成立,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學校牽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細胞幹燥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獲批建設,成為首批入選教育部珠峰工程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經費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八,國家重點R&D項目領軍項目數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成果為開發新的抗腫瘤藥物提供了新思路。實現世界首例人類自體肺幹細胞移植再生。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低速風洞的建築設計任務,為長三角壹體化建設出謀劃策。國防科研和軍民融合項目合同額首次突破6543.8億元。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共83項(含4個重大項目),比上年增長27.7%。文科科研項目合同額首次突破6543.8億元。該校已成為中央網信辦首批“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之壹。

2018獲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獲得18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教育部13科學技術獎?;獲第十四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6項,其中壹等獎8項。?

同濟大學與地方政府共同推進“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建設,產值從2005年的不到3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95億元,開創了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典範。

從2010上海世博會的申辦、籌備、舉辦至今,同濟大學共有師生2800余人,承擔了科技部、上海世博會科技項目等科研項目170余項,完成規劃設計任務90余項。

他還全面負責世博會主題演繹的總體規劃、世博園區的總體規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總體規劃以及世博會的總體項目管理。

2022年8月,由同濟大學等25家單位編制的《揮發性有機物處理設施運行維護與安全管理技術規範》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