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唐宋八大家哪些是江西人?

唐宋八大家哪些是江西人?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江西人,分別是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

1,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本名永叔,名醉鬼,後名“劉壹居士”。漢族,冀州永豐(今江西永豐縣)人,因冀州原屬廬陵郡,自稱“廬陵歐陽修”。謚號文忠,人稱歐陽文忠。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後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並稱“千古四大文學家”。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8年2月18-1086年5月21日),號,世稱王。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

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的社會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近代變法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祖宗不足,人言不足”的精神推進改革,試圖擺脫北宋積累的弊端,實施壹系列富民強兵的措施。他是11世紀中國偉大的改革家。

3.曾鞏?

曾鞏(1065438+200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喜三年8月25日-元豐六年4月11日)被稱為“南風先生”。漢族,建昌(今江西)南豐人,住臨川(今江西撫州以西)。曾誌堯之孫,曾之子。

廉政勤政、關心民生的曾鞏,與曾昭、曾布、曾軼、、曾燮、曾盾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作品“古雅、挺拔、和諧”,位列唐宋八大家,被世人譽為“南風先生”。

擴展數據:

王安石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傑出的文學家。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將文學創作與政治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實用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壹。

他的雜文大體貫徹了他的文學思想,作品多為政令啟蒙、適世之文。他反對昆西學派的楊儀、劉蕓等人空泛軟弱的文風,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現保存《臨川集》、《臨川集》、《臨川先生歌》、《臨川先生文集》。

從文學上看,王安石的作品在詩、文、詞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北宋中期的詩歌革新運動由他大力推動,為掃除宋初風靡壹時的浮華余暉做出了貢獻。但王安石的文學思想過於強調“實用”,往往低估了藝術形式的作用。

他的很多詩往往表現出論證和推理的成分太重,單薄而生硬,缺乏形象和韻味。還有壹些詩,晦澀幹澀,卻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壹顆明星。

百度百科-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