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小看第壹次。
當孩子第壹次說臟話時,有些家長會不同意,有時可能會笑。寶寶看到自己的臟話會給父母帶來快樂,說臟話的熱情也會更高。以後他們會養成“出口汙”的壞習慣。
不要大驚小怪,保持冷靜。
孩子:媽的!我們:什麽是“屎”?孩子:壹件大事!我們:那能有多大?它像天空壹樣大嗎?我覺得說“我的天”更酷!
孩子們還不能理解什麽是下流和不道德。這時候如果父母反應過度,孩子會更想罵人。
3.用更多的東西多關註孩子。
當孩子說:屁媽!我們可以問:寶貝,妳知道屁長什麽樣嗎?我給妳講個關於屁的故事吧!不知不覺中,孩子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忘記了罵人。
用愛和有趣的方式回應孩子,孩子會學會溫柔和堅定;用懲罰妳的方式回應孩子,孩子只會記住懲罰。
4.創造壹個讓孩子好好說話的環境
壹般來說,小孩子罵人,肯定有模仿的來源。為了阻止孩子說臟話,大人要從我做起,自覺凈化自己的言行;同時,幫助孩子過濾掉壹些不良的動畫片和電視節目。
5.不要用理智對待臟話。
有的孩子說臟話,家長為了阻止他,就用更難聽的臟話訓斥孩子。比如孩子叫他“笨豬”,家長叫他“沒教養的野狗”等等。從長遠來看,孩子們可能會從父母的臟話中學到新的詛咒。以汙治汙,其實是變相鼓勵孩子模仿罵人,只會讓孩子更有罵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