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由來
由於地形的原因,京張鐵路在這裏爬上壹條折返的鐵路,壹般稱為“人字形”鐵路。青龍橋火車站只作為上行的折返點,下行對應的折返點是青龍橋西站。現在兩套兩車道,每天從延慶火車站到北京北站有8趟內燃動車組旅遊列車。
青龍橋火車站名為關仙君,題寫於光緒五申(1908)秋。車站建築保留了建造時的風格。站房旁邊有手動開關模型,供遊客嘗試。站房右側有京張鐵路紀念碑和詹天佑雕像,雕像基座上有“詹公天佑像”字樣。1982年5月20日,詹天佑夫婦的骨灰被移葬在雕像後面,並題寫了《詹天佑先生之墓》壹書,記述了遷墓時詹天佑先生的生平。詹天佑銅像及墓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橋火車站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青龍橋火車站分為西站和東站,東站是原來的老站。
京張人字鐵路入選全國文保。
2013年,國務院批準公布第七批194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有27處文物入選。其中,老京張鐵路104年南口至八達嶺段此次升級為“國保”。據了解,這是第七批“國安”名單中唯壹仍在運營的鐵路。
這個車站還保留著壹百年前的運營模式。所有的火車都要在這裏短暫停留,然後通過著名的“人字形鐵路”折回繼續前進。青龍橋火車站所在的南口至八達嶺段,是百年來京張鐵路保存完好的壹段。在20公裏的距離內,有五個老車站,即南口、東源、居庸關、三寶和青龍橋。青龍橋火車站早在2008年就被首都博物館確定為工業遺產,老車站和詹天佑墓已修復恢復原貌,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公眾開放。
青龍橋站是百年來保護最好的車站。雖然火車站不再辦理客運業務,但火車仍每天運行。S2線的和諧號列車和壹些普通列車在技術上停在這裏(車頭變車尾,車尾變車頭,從人字軌的另壹側折返下山,通過延長距離來減緩列車的爬坡速度)。在這個車站,妳還可以看到詹天佑修建的著名的“人字鐵路”的盡頭。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徒步數公裏前來參觀。
詹天佑銅像旁的黑色護欄,是1909京張鐵路上使用的馬萊蒸汽機車內熱管焊接而成。比利時1898,英國1905,田納西1915鑄造的三根鐵軌靜靜的躺在後院。蘇州電碼書寫的人工道岔、油燈座、老招牌,都是百年珍貴文物。(推薦閱讀青龍橋火車站圖集)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