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發展研究

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發展研究

1,開發概述

“十壹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城鄉壹體化發展,大力實施“工業立市”、“突破強縣”戰略。我市食品農產品加工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工業反哺農業的主渠道。2010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廣義的11產業門類)總產值達490.86億元,增加值161.01億元,同比增長24.9%,其中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狹義的四大產業)

2.發展成就

(1)完整的工業類別

全市形成了以伊利乳業、蒙牛現代牧業、黑牛食品為主導的乳業產業。豐樂、隆平高科、全銀為首的種業;以華泰、真心為首的堅果炒貨行業;以金潤米業、安徽燕之坊、豐達集團為首的糧食加工業;以鼎綠、徽皇、通泰、金綠等公司為首的蔬菜水果加工業;依托新希望、通威、大北農、華仁等企業的飼料加工業;鶴城、雨潤、石聞、森渺為龍頭的畜禽加工業。

(2)龍頭企業在成長。

截至2010年底,我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超過500家,我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005年的83家增加到30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1家,省級龍頭企業3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龍頭企業5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的企業1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7家。特別是“十壹五”以來,通過招商引資,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統壹、鄭達、麥德龍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和威集團、雨潤集團、黑牛集團、伊利乳業、石聞、新希望等壹批大型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我市,提升了我市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

(3)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通過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我市已註冊農產品品牌1200多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5個,中國著名品牌4個,省著名商標36個,省著名品牌17個。目前,已有近5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設立了技術研發機構。100多家企業通過了QS ISO9000、ISO14000、HACCP體系認證。有機食品認證15,綠色食品認證104,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62。此外,通過發展工業專用技術和裝備,湧現出美亞光電、萬依科技等壹批R&D和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掌握了部分專用裝備的高端核心技術。

(4)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打造壹批“有特色、有實力、有品位、有吸引力”的農業產業集中園區。肥東縣食品工業園、長豐縣雙峰工業園農產品加工園、蜀山區種業集中區已初具規模。全市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取得進展。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方式建立了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75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7個,基地面積300多萬畝,基本形成了優勢農產品塊狀、條狀基地生產格局。

3.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大幅增長。到2015年,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粗加工)達到70%;培育壯大糧油、畜禽、食品、煙草、果蔬、生物育種等九大優勢產業,形成糧油、畜禽、食品、煙草三大超過200億的產業集群。

——龍頭企業快速成長。培育2-3家年產值超100億元的龍頭企業、3-5家年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20家年產值超654.38+0億元的企業和654.38+000家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推動3-5家龍頭企業上市。

——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力爭龍頭企業加工設備和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糧食和畜禽產品加工設備和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0%以上;爭取中國馳名商標3件以上,省級以上名牌(省著名商標)數量超過100件;培育和開發壹批省級以上新產品。努力形成休閑食品和畜禽加工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產業集聚效益顯著。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入園率超過70%,年產值超過6543.8+0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集中區3-4個,產值超過6543.8+00億元的縣區5個。

——產品質量安全可靠。質量安全控制和監管體系基本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龍頭企業食品安全得到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