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萬壽山的由來

萬壽山的由來

燕山余脈萬壽山,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臨昆明湖。明朝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奶媽幫助羅氏夫人在山前修建了壹座花園廟。清朝初期,這裏被用作宮廷養馬的飼草場。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祝慈禧太後六十大壽,在袁晶寺舊址建延壽寺。次年,該山改名為萬壽山。而且開發昆明湖的土會按照原來布局的需要堆在山上,使東西坡舒緩對稱,成為整個公園的主體。建築依山而建,現存的是英法聯軍燒毀後慈禧重建的。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坊,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惠殿、佛香閣,到山頂的智慧海,形成壹條上升的中軸線。

今天的萬壽山在元朝時被命名為翁山。傳說壹位老人在山上挖了壹個裝滿財寶的石甕而得名。山前有個湖叫翁山泊。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科學家郭守敬開鑿通惠河,將昌平、西山的泉水匯集入湖,註入宮墻,幫助運水。翁山波成了北京用水的蓄水庫。從這到明朝,許多有影響力的寺廟都建在湖的周圍,其中位於湖西北岸的“大成寺護聖”是最大的。萬壽山建築雄偉,漢白玉釣魚臺伸入湖中。元朝的皇帝經常在這裏劃船和釣魚。

景點介紹

後山風景區

萬壽山後山風景區-項燕宗音閣和甲寅軒

項燕宗銀閣:建於乾隆年間,是四大洲的中樞建築,原為三層樓閣。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年間重建成現狀。這座亭子是供奉佛陀三世和十八羅漢的。

萬壽山香艷宗尹稚閣

嘉蔭軒:建於乾隆年間,因建在兩座古塔的樹蔭之間而得名。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1989年重建。

萬壽山後山景區-滑稽園、四大洲、連寧堂

滑稽園:乾隆十六年(1751),仿照江南名園無錫惠山雞場園而建,名惠山園。嘉慶十六年(1811)重修,改名諧趣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方池占地數畝,池畔有樓、亭、堂、廳、橋、亭等園林建築,由三級臺階、壹級臺階、五級臺階的數百條遊廊相連。它是中國最著名的“花園中的花園”。

萬壽山諧趣園

四大洲:乾隆年間修建的藏族宗教建築分別為“南站不州”、“北居瀘州”、“東升神州”、“西牛賀州”。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現在的格局是1980年建成的樣子。

萬壽山四大洲

蓮寧堂:建於乾隆年間,是後湖重要的風景建築,依山傍水,清幽寧靜。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修頤和園時也未恢復。1996年,經國家批準,在原址重建,陳列頤和園明清宮廷家具珍品。

萬壽山

後湖景區

銀輝城關——萬壽山後湖景區

城關是頤和園六大城關之壹。它建於乾隆年間。東邊的石額刻有“銀輝”,西邊刻有“雙樹”,與西邊的“雲童”城關遙相呼應,是蘇州街的陸路門戶。

萬壽山後湖景區-條元寨、妙覺寺、蘇州街

雕源齋:俗稱“看慧樓”,建於光緒年間。整個建築坐落在壹個高臺上,從北面看去視野開闊。它是專門為慈禧在頤和園北墻外觀看壹年壹度的廟會而建的。

妙覺寺:建於乾隆年間,是頤和園最小的寺廟。它由山門、柵欄、旗桿和主室組成。該寺最初供奉的是“誠心救佛”。

蘇州街:原名商人街,仿乾隆年間江南水鄉而建。這是壹條專門為清朝女皇遊覽這座城市而設計的水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1990年在原址重建。街道總長300多米,以水為街,以岸為市。沿岸有60多個鋪面,茶館、餐館、藥店、錢莊、帽店、珠寶店、點心店等,展現了18世紀中國江南的商業文化氛圍。

景點

萬壽山景區——在畫卷世界裏旅行,謝秋軒和子琪從東方來到城關。

在畫報世界裏旅行:它建於乾隆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