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詢價采購的優勢
1.信息公開,更多的供應商參與競標。網上詢價信息公開,所有感興趣的供應商均可參與報價。供應商準入門檻低,擴大了供應商範圍,讓更多的中小供應商和異地供應商有機會在線公開參與報價和投標。
2.確保政府采購產品價格最低。壹個市政府采購網上詢價,保證了同品牌同型號標準化產品的最低價格,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解決了標準化產品采購價格高的問題。
3.網上查詢使購買更加方便快捷。由於使用了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詢價采購更加公開透明。使供應商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足不出戶就可以參與報價,大大節約了采購成本;采購方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供應商的報價;采購中心可以減少工作量,縮短采購周期(詢價采購最短三個工作日,最長七個工作日),提高工作效率,使采購活動更加方便快捷。
網上詢價購買的弊端
1.供應商之間的壓價競爭,高報價低分配。現在的網上詢價,其實就是經營同品牌同型號產品的供應商之間的競爭。當價格競爭到了供應商無利可圖或利潤微薄的地步,供應商就會在產品質量上做文章,把自己供應的貨“拉出來”,以次充好,或者減少原有配置,高價報,低價配。嚴重損害了采購人的利益,引起了許多采購人對政府采購產品的質疑,影響了政府采購的聲譽和形象。
2.買家和供應商之間存在勾結。中標後需求改變,價高配低。壹些買家在購買辦公用品時提前在市場上進行了詢價,他們已經聯系了壹些供應商。暗中有壹些約定,使得買家提出的需求與供應商報出的價格不壹致。以低價中標後,買方不按合同接受貨物。
3.采購的產品發貨不及時,售後服務不好。根據采購中心的時間限制,標準產品的最短交貨期為3天,最長為7天。但事實上,很多供應商不能及時交貨。壹個主要原因是很多政府采購供應商都是中小企業,個體戶,流動性小,現貨庫存少。
4.在線詢價供應商已放棄投標。壹段時間以來,很多網上詢價采購的供應商都放棄了投標。供應商棄標的常見借口是:“價格不對”、“需求不對”。但實際棄標的原因有幾個:壹是供應商故意棄標,先低價中標,再和采購方談變更需求,在采購方不同意變更需求的情況下再棄標。二是壹些實力較弱的供應商先低價中標,再組織貨源。如果組織失敗,他們就提出各種理由放棄申辦。三是采購方在落實需求時不明確,供應商誤解報低價。中標後,他們意識到自己不行,提出棄標。無論何種原因,廢標都將嚴重幹擾政府采購活動的網上查詢。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