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P7.0在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基礎上,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致力於培養學生代碼編寫的工程化和標準化;突出項目經驗的積累,提供大量完全來源於工程實踐的真實項目案例和階段性項目;職業素質訓練課程更有針對性,註重和加強對學生職業習慣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ACCP7.0的課程開發與軟件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密切相關。結合ACCP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課程內容始終圍繞三個方面展開:提高學生的編程熟練度、標準化和職業素養。
1.ACCP7.0課程定位-就業定位
以就業為導向是ACCP課程的根本和核心特征。
ACCP是職業教育,不是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學習的目標是就業。如果對就業有幫助我們就學習,如果對就業沒有幫助我們就不學習。
所以ACCP7.0把職業素質訓練課程(COT)作為課程的重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督促和要求學生不斷反思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順利完成從“學校人”到“準職業人”和“企業人”的跨越。
2.ACCP7.0課程確立了核心原則——以實踐技能為核心。
軟件開發領域涉及到很多技術。不同的行業會用不同的技術,不同的項目會用不同的技術。我們在技術選擇上遵循了實用性原則和80/20原則。
總之,選擇課程內容是ACCP7.0的終極標準,就是以用為本,學以致用,用得著就學,學以致用,綜合運用。
3.ACCP7.0課程組織方法——以案例為主線
與傳統的教材編排方式不同,ACCP7.0內容的編排是以案例為中心,將幾個案例恰當地串聯成壹個項目。
每門課程都用壹個實際的開發案例來組織技術內容。在理論課上,老師會通過壹個案例和壹個小項目來介紹技術內容,而在計算機課上,則要求學生壹步步完成壹個類似的項目。
在案例的選取上,在考慮案例實用性的同時,也盡量提高案例的趣味性,加強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現象的聯系,幫助妳理解案例的內容。
通過這種案例教學法,學生不會迷失在浩如煙海的知識中,還會有更多的行業知識和項目經驗。
4.4的學習方法。ACCP7.0課程——以動手能力為切入點,以項目經驗為學習目標。
ACCP7.0課程最終的學習目標是:“能夠使用Java或者。NET技術,在團隊協作的基礎上參與整個軟件項目開發過程,熟練、規範地完成企業級B/S系統模塊的編碼、調試和文檔編制,成為企業緊缺的技能型應用人才”。
這個長句濃縮成四個字,就是“項目經驗”。學了ACCP7.0,相當於有了壹年的實際軟件項目開發經驗,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軟件公司招聘的低要求。
學習的目標變了,學習的內容也變了,這就必然要求學習方法的調整和改變。
過去死記硬背已經不適合學習ACCP7.0了,ACCP7.0需要的是通過“動手”來訓練技能,不僅快速而且規範。
更多課程介紹請關註北大青鳥廈門校區網站或直接來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