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中國第壹神童”
1977年9月,教育部召開全國高考工作會議,決定恢復中斷了10年的全國高考。此時,壹封信引起了高層的註意。這封信是江西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原教師倪琳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推薦信。信中推薦的是寧波。
寧波於1964出生於贛州壹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兩歲半的時候,他就能背誦30多首毛澤東的詩。三歲時,他能從1數到100。四歲時,他就能認識400多個漢字。六歲的寧博看完《中醫概論》就能給人開藥方了。看完圍棋書,他可以和高手下棋。看過唐詩宋詞,會背詩。寧波的壹系列行為讓父親寧恩意識到這個孩子不壹般。
倪琳是寧波父親的朋友。165438+10月3日,方毅將倪琳的推薦信轉發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指示如屬實,應錄取至該校就讀。經查,寧波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第壹人。
此後,全國各地的報紙、雜誌和電視都報道了這位年輕的天才,極大地鼓舞了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這在當時被稱為“寧波現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後,很多高校的少年班風起雲湧,最後成功的學生屈指可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為數不多的成功學生。
寧博在電視上炮轟“神童教育”?
2002年,寧波離開中科大去五臺山出家,被學校找回。2003年,寧波又出家了,這次成功了。
據媒體報道,寧波進校壹年後告訴班主任王:“在系沒有我喜歡的。”王給學校發了壹份報告,希望學校根據寧博的興趣轉到南大天文系。學校的回答是,來了就安全了。寧博在贛州八中時被安排選擇了不喜歡的理論物理專業。1982,寧博大學畢業,留校工作。19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講師。在中科大任教期間,寧波沒有把時間花在物理研究上,而是開始研究宗教和氣功。1993年開始學佛。
1998,寧博參與了央視《實話實說》欄目第壹期關於神童教育的討論,他表達了對神童教育的不認同。這個節目據說是寧博對神童教育的壹擊。
"
寧波和他的時代過去了,但寧波和“神童”給人們留下了很多思考。
省社會學學會會長王明梅表示,“神童教育”本質上是違背教育規律和人類智力發展規律的。正常情況下,人的教育過程要經過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這是正常的壹般教育規律,而“神童教育”貿然提前學習時間,導致違反教育規律。人在違反規律的情況下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在沈重的壓力和過高的外界期望下,很難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但也有不同看法的人。江西師範大學李教授說,著名畫家出家以後,才發現了藝術創作的新天地。為什麽寧博不能成為第二個李叔同?還是出家?
關於寧博和神童教育的爭論不會很快結束,也許永遠不會。無論如何,寧波和神童教育都給社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