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大數據濫用借貸平臺的背後

大數據濫用借貸平臺的背後

大數據濫用借貸平臺的背後

隨著“大數據”概念的普及及其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大規模應用,就連普通大眾對其也有了或深或淺的認識。對於整個社會的未來,大數據的作用和意義是不可替代的,可以最大程度的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然而,大數據在經歷了自己的“蜜月期”後,其“後遺癥”開始顯現。甚至在壹些極端情況下,成為騷擾甚至作惡的“幫兇”。

尤其是在與個人隱私關系特別密切的互聯網借貸平臺,大數據得到了采集和處理,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用戶是否適合貸款、貸款額度、還款能力等等。但更令人沮喪的是,大數據也成為了回收貸款的新方式,對大眾的生活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大數據讓討債人感覺“赤裸裸”

最近螞蟻花唄又火了。但是這個火和方便沒有關系。反而向大眾展示了螞蟻花苑的另壹面。有網友在知乎上提問,描述接到自稱螞蟻花芽的工作人員電話,向其詢問拖欠花芽款項且聯系不上的朋友的下落。當網友表示和他不熟時,對方表示可以看記錄,網友在某壹天送了他壹份禮物。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人在螞蟻花唄強大的大數據下幾乎沒有隱私,完全是“透明人”。對國內互聯網行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螞蟻花園的大數據就是來自阿裏巴巴的大數據生態鏈。也就是說,只要妳用過阿裏巴巴的服務,比如淘寶、支付寶、天貓等。,個人資料將由阿裏巴巴收集和整理。

借貸平臺利用大數據不僅向螞蟻討債,還向JD.COM討債。在法律咨詢網站110上,有人問:“我在JD.COM商城用過借條,由於JD.COM方面的原因,我的借條逾期了。然後JD.COM委托第三方為我催款,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個人隱私信息被泄露了。請問,JD.COM以我未歸還欠條為由,將我的個人隱私委托給第三方,合法嗎?”可見,肆無忌憚地使用用戶個人隱私已經成為普遍事實。

正規≠合法借貸平臺涉嫌違法。

事件發生後,螞蟻金服回應稱,利用關聯方信息提醒還款是信貸行業的普遍做法。對於新的互聯網借貸平臺來說,通過大數據掌握用戶的隱私信息,並充分利用起來,似乎無可厚非——反正大家都在做。但這種看似合理的做法,實際上涉嫌侵犯用戶合法權益。

銀行也會對貸款展期、信用卡不還等用戶要求付款,但壹般會在業務辦理時詢問用戶本人提交的聯系人,請其轉達信息。換句話說,銀行只接觸用戶自己認可並離開的社交群體。但是,網絡借貸平臺在催債的時候,使用的是可能不相關的人的信息。它們不是用戶留下的,而是互聯網借貸平臺單方面掌握的。

利用這樣的網絡討債,不僅是對用戶個人隱私的侵犯,也是對其他無關人員的騷擾。上述用戶在100法律咨詢網站上的提問,回答的兩位律師表示“不合法,這是侵權”和“JD。COM可能會因侵犯隱私權而被直接起訴”。可見借貸平臺的做法是嚴格違法的。

不要讓大數據成為醜陋的幫兇。監管迫在眉睫。

螞蟻花花花在討債功能官方微博上回應稱,“立即暫停聯系關聯方提醒借款人還款的方式”。而螞蟻金服在這方面做了改進,比如將人工電話提醒的時限從目前的還款日13天調整為60天以上,並且不會涉及具體的商品信息。但僅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大數據濫用的問題。

既然每個人都擺脫不了互聯網,那麽收集那個人的數據是必然的。但由此獲得的大數據不能是惡的,必須向有益的方向延伸。要做到這壹點,僅僅依靠借貸平臺的自覺和自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嚴格的法律規定、規章制度,使之規範化、法制化。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壹項調查顯示,75.9%的受訪者發現“大數據”被濫用。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大數據濫用帶來的危害。大數據的監管迫在眉睫。

以上是邊肖分享的關於借貸平臺濫用大數據背後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註環球常春藤分享更多幹貨。